笔趣岛 > 金夕满月 > 第一节 败露

第一节 败露


  民国十八年(1929年),初冬。

  南京朱公馆里,朱二少爷每日在外奔劳,料理家族生意,朱世永的父亲朱显彰开始颐养天年,偶尔只是巡察指导,生意往来上的事情全部交给朱世永。

  朱世永的母亲朱夫人,是坚韧豁达的苏州女子,少年夫妻时,丈夫常常在外经营生意,朱夫人料理一大家子的日常事务,孝敬公婆养育子女;老夫老妻时,能与丈夫时时相伴,共享天伦,人皆称其嫁得好人家有恩爱,生得好儿子有福气。

  大儿子朱世勋在国民政府任职,能在政府方面照顾他们全家周全,世道越乱,越要交往广泛才不会被动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朱家人深谙此道。大儿媳妇也是大家出身,如今生下第二个女儿,为生男胎不免还要努力。

  朱夫人对二儿子能承担起家族事业,甚为感激,疼惜他每日在外奔波,却与二少奶奶并不恩爱,婚姻上受波动,常使母亲内心不安,甚为惋惜。所以每天晚上总为朱世永留些补汤补药,令其多多保养爱惜身体。朱夫人体恤儿子,私下对他说:“如果实在不满意,而你又顾及道义,再娶一房也没什么不可,就算你养个藏娇,也不算什么,我们是大户人家,不拘泥这些新规旧礼,如今你也二十五六,寻个可心的女子,不许委屈了自己。”

  百年老字号的“杭织坊”朱家,家教甚严,形成温馨和睦的家风,兄弟妯娌互敬谦让,夫妇情深,很少娶妾纳小的子弟。朱家人祖上传下的血脉,并无好色滥情之人,对男女情爱之事不苛求,对世态生存更具有智慧,时时保持冷静,一般极少义气用事,做事精明,长于算计。如今母亲却劝朱世永停妻再娶,真正是有难言之苦。

  二少奶奶最近传出一件荒唐事,实在让朱夫人难以启齿,竟然教唆下人,在母亲给儿子留的汤里下药粉,弄得朱世永吃坏肚子,第二天出不了门,耽误了重要事情。

  后来一经审问,才知道,二儿媳妇听信茅山红尘道长的哄骗,说什么迷/情/药,给人吃了之后可以让对方死心塌地爱上她,那迷/情/药不过是些香灰粉末,朱世永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上吐下泻,折腾惊动全家,还在他枕头下查出了灵符,上面写着金夕颜的名字,这一看就一眼了角,是金夕下的蛊。

  朱夫人心疼儿子,亲自请医问药,私下里对人骂道:“荒唐!也只有小门小户,没上过台面的人家才能做得出来!不怨自己不争气,却去相信这些鬼神!原就不该同意朱世永从乡下接一门亲,如今果然事事不如意!所以说门当户对才是婚姻的正道,我们家都是父母安排婚姻,只有这个儿媳妇来的蹊跷,不顺心。”

  被丫鬟婆子私下里都传开了,从小地方娶来的二少奶奶上不了台面,无知可笑,不能获得丈夫的心,竟然听信村野妖法,施了巫术符咒,真是贻笑大方。

  朱夫人的脸面上也难看,从未红过脸的婆媳关系也开始紧张,金夕在朱家更难自处,连多年的下人的体面也不如。

  连生两胎女儿的大少奶奶,如今要照顾一对幼女,也无心带金夕去外面会朋见友散心,增长见识,金夕憋闷在家中,真是生生憋闷死了,一边在骂那个骗人的茅山红尘道长,“这个大骗子,竟然拿香灰骗我。”另一方面,她有觉得可能有效,如果朱二少爷没吐就好了,真正服用了迷/情/药,过一段时间就生效了。

  金夕身在富贵的朱门大宅院里,心里却终于尝到寂寞无助。只有受宠爱的才能有恃无恐,被冷落的只会人微言轻,因迷/情/药的事败露遭到婆婆斥责,她无脸出现在众人前,将自己关起来三日,时常痛哭,既羞又愤,却不真正地后悔。

  过三日,大家都去书房探二少爷的病,其实已无大碍,不过是休养净食两天就全无大碍,但是这一生病,朱二少爷夫妻生活竟然是分开居住,昭然若揭。以前还只是猜测这院里的生活不妥当,没想到朱二少爷平日根本不进二少奶奶的房门,只是由丫环小厮照顾起居,这早出晚归能不辛苦吗?也就借着这次生病才得以机会躺上两天,没有出门奔烛台。这结婚已经两年有余,维持这种状况一直未有改善,也真叫人难言,对金夕更加无人来问津,朱夫人也下令让金夕冷静反醒,罚她闭门思过。

  如此处境日寒,反而激发了金夕的斗志,她不服输的虚荣心,再次激发,让自己重新站出来。

  第四天,二少奶奶一早出门,去了金铺,将刻有金满月名字的手镯交给大堂管事,让工匠重新打制成一只金锁,金店接待的管事满脸堆笑道:“朱二少奶奶想要金锁直接买一只,本店会特别为您订做一个崭新的样式,何必学寒薄的人家,用旧首饰改呢?您看这一定是陪嫁的嫁妆,打制成别的样子倒是可惜了。”

  这些管事掌柜想多推销一些生意,故意如此说。可是金夕听在耳里很刺耳,像是后宅里的事情,被传到大街上一样,让她的不得志暴露无余。

  市面上做买卖的人消息最是灵通,惯会阿夷奉承,见风使舵,又常与跟班下人闲聊,大门户里的事情多少知道一些,想必听闻朱二少奶奶不得势,也知道她的娘家是提不起名号的乡下人,“凭此就以为她没见过世面,反而需要他们教导么?”金夕将脸拉下来,一脸不高兴。

  金夕常来关照他们生意,她岂肯受这班小人的气,拿出少奶奶的架子,冷淡地说:“朱公馆里一向不缺首饰,还不是常常来光顾你们,买你的时新货么?我若高兴也可以叫我家二少爷带我去苏州杭州上海去买。”

  掌柜远远听到,满脸堆笑,连连称谢,赶忙过来奉承,“朱二少奶奶有何吩咐,我们小店照做就是,哪能问七问八?”并且狠狠瞪了管事一眼,不知道他哪句话得罪了财神奶奶。

  “我要的金锁必须用这只金镯子做,自然有我的道理,不需费劲跟你们解释,你们只管算工钱便是。还有,在金锁合上前,必须通知我现场看着,满意了,当我的面合上,我当场取走。”

  开门做生意的人自然懂得看人脸色,朱二少奶奶在如何失意那也是朱公馆门里的事,只要朱二少奶奶还是朱家少奶奶,就是这金铺的顾客,论不上他们奚落。

  金铺管事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亲自捧着一本图样过来,在一旁献媚地说:“那是当然,那是当然。如此有特殊意义的金锁,我们必精心制作,请二少奶奶按着图样,您选个样式,我这就安排人加紧先为您制作,明日下午茶的时间,我亲自送到您府上给您过目,满意后再封上。”

  “不用送到家里,我自己过来。”

  “明日下午茶的时间,劳您大驾再来一趟,就当赏本店一个脸面,请您喝一碗杭州的雨前龙井,到时一准做齐了等您过目,再合上给您带走。”;


  (https://www.daowx.cc/bqge62130/3221030.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