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金夕满月 > 第六节 聚若云霞

第六节 聚若云霞


  沈公子瞅着小河好性子,便不饶地质问:“何小姐,不喝酒的人可要另外受罚。”小河脸红还是浅笑不答。

  柳十七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才晓得,小河打趣他听不懂,将他比作“以嫖而扬名当时”的宋代大词人柳永,又不知如何才能与小河作对,应声道:“罚她在一旁提壶斟酒。”

  吴立霁说:“她能过目成诵,擅长行酒令。你敢和她比试酒量吗?我打赌你一定输。”

  吴立霁一直喝酒,却偷眼瞧小河的脸色变化,很想知道好酒量如何,而她故意推托,似乎故意淡定不露蛛丝马脚,更让他心里猜测不定。

  柳十七瞧小河那稚嫩,未必真信,但是越是真人不露相,越是看着不像越能扮猪吃老虎,他摇头如拨浪鼓,不肯与小河交手,说:“我最讨厌旧时老夫子式的,动不动就背书,寻章摘句,让人头痛。还是新式教育好,不用背那么多书。行酒令不是划拳。”

  吴立霁高深莫测地激将他说:“你确定划拳就一定能赢她?”

  柳十七一定是读书不好的学生,无论旧式还是新式教育,都有一堆书要记要背,否则拿什么来应付考试呢?见吴立霁这么利害的人物都对小河刮目相看,无形中产生一种虚实难辨,更不敢对小河小看,越发不能与她对试,真正形成虚张声势,小河也不敢看他俩,貌似事不关己。

  沈公子见吴立霁如此捧小河,也有了兴趣说:“何凝脂,你的书生气最重,你难道是从私塾启蒙?看你穿长袍,背后一看像是清俊小生,你是传说中那种,妆扮成男孩子每日混在私塾中读书练字,看见你,让我想起越剧中的祝英台——”

  吴立霁笑着略带讥讽地说:“有人也说过同样的话,说她像一个‘前清秀才’。”

  小何心里一紧,她明白,吴立霁嘴里的“前清秀才”并非泛指,与沈公子口里的祝英台是天差地别两种情境。吴立霁觉得她的窘态反而使她看起来更美,与同龄的姑娘皆不相同的一种味道,也许形成于她不同于常人的经历,她的才情是出类拔萃,处境却妙不可言。

  柳十七拍手称妙,沈公子也附和地这样戏称她,芮雪不知前因后果也觉得取得恰到好处,小河便得了一个“前清秀才”的诨号,“清”有清风的意思,加上小何与芮雪住在“听风居”,这个绰号显得特别应景。

  只有小河与吴立霁知道其中真正含意,小河一直提心吊担,怕吴立霁有一天会无心说破,众口烁金,她到时真百口莫辩,小河渴望得到身边朋友的尊重与认可。一个恶人揣着你的秘密,那滋味可不好受,小河深有体会。

  吴立霁酒喝得越多,越琢磨不透小河,“青吟小班”的暗箭伤了她,触动了她的防御,现在她没有恼羞成怒自暴其短,反而淡然地加了保护外壳,她掩饰的工夫有所进步,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不动声色。

  有漂亮的姑娘在场,沈公子与柳十七异常兴奋,妙语连珠。小河是既亢奋又忐忑。

  芮雪一直被逗笑,乐不可支,一不小心吃进了辣椒,推洒了自己茶碗,也不去扶,只跳让开,随手要拿吴立霁面前的茶碗来漱口。吴立霁一晚上只喝酒,茶碗未动过,这时他却故意将手牢固地放在茶碗上不叫芮雪拿。慢声问她:“你喝我的茶,我请你了吗?”

  芮雪抬起一双明媚的醉眼,嗔怪:“水是大自然的,茶叶是大自然的,上天赐予的茶水,凭什么说是你的呀?”

  “这么说你也是大自然的,我可以说你是我的吗?”吴立霁问的如此机智,好似佛语谒子,终于压下芮雪的气焰,沈公子与柳十七也居心不良,很默契地哄笑起来。

  反复咀嚼细想,眼前竟然是一对男女,似有不妥,如有暧昧。

  芮雪被问住了,搜肠刮肚要将话堵回去,却竟然接了一句更不当的:“这个嘛?也可以。”脱口而出,像是挑衅,又让人以为真。

  以为是个玩笑,却又不像笑话,这话简直可以看作新恋爱的男女在公然调情,逗引。

  吴立霁眯着眼,并不接下芮雪的招势,却瞄了小河的脸色,她神情泰然不变。沈公子和柳十七的哄笑,散布在空气里,目光却一起从芮雪的脸上转而看着吴立霁,想知道他是否认真。

  吴立霁不以为然,将眼光剥离了这笑话的核心,转过头竟然为小河续了一杯茶,让人摸不着头脑。

  吴立霁像怕自己会认了真,站起来说自己喝多了,要先回去睡,他是说一不二的人,很难听人挽留,虽然沈公子还没尽兴,依依不舍,却只能舍了两位女生,还是随他去了。

  柳十七留下来结账,还多给了小费,用自家的车子送了两位女士回去。

  1928年10月底,花家小院,听风居。

  秋天在忙碌中过去,初冬带着北风,吹着四面有窗的小楼,一夜听风声入眠,所以小河与芮雪住的那间顶楼,被雅称为“听风居”。

  “听风居”东面的泡桐树,已经完全落尽树叶,张牙舞爪地似巨兽,一只大手擒住“听风居”。那棵泡桐树根并不生在花家小院内,而是在隔壁的一个宅院里,克王府被拆分成几块院落,已经分居住各式人家,其中最大的一个宅院就是朱公馆,有四五进的院落,三四十间的屋舍。

  “听风居”是独立空中的小楼,四面有窗,又靠近“朱公馆”,得了地势上的便利,能共享泡桐树,和欣赏“朱公馆”内前两进院子里的花花草草。

  “朱公馆”院内一切都依旧式摆设,中庭有假山亭台,水榭下有池,种满荷花,大厅前的院子里有几只彩釉大水缸,原本该是防火用的储水缸,他家却种植着红色睡莲,这种莲花娇贵,适宜生长南方,一入冬仆人一起合力将四缸莲花抬进屋里。这些荷与莲让小河感觉亲切,时时偷窥这一处的景色,细数时节的变迁。

  朱家的人口不多,一半的房间是空的,每天早晨有一个倒了嗓子的戏子在练声,唱着一出一出的京腔,王婶娘说在一旁舞动身姿甩动手袖的是朱家的姨太太,姨太太穿着戏服在学走台步,有时戏子荒调走板,便情绪败坏地中途停止,愤然转身回房不练了。那时姨太太放着留声机里的京剧,继续在庭院里舞动着水袖。

  “朱公馆”的主人是一个寂寞的中年男人,他收留那些落魄的艺人名伶,有时家里作为戏人和票友聚会的场所,票友聚会地热闹繁华,但他并不参与,他是一个本份的商人,每日里早出晚归,看他的身影似乎很孤单,除了姨太太和几个佣人,宅里并无其他女眷。没有孩子喧哗的院落便不像家宅,显得幽深没落,凝重敬畏。

  芮雪与小河每天推开东面的窗户,总要看一眼“朱公馆”里的风景,见那茂盛的植物凋落,感受季节的变化多端。

  ;


  (https://www.daowx.cc/bqge62130/3221017.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