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金夕满月 > 第六节 有人在苦闷

第六节 有人在苦闷


  金夕也很苦恼,李致家还没向她家求婚的意向,这口恶气一直堵在她的胸口,而且小满的订婚日期已经定下了。她甚至恶毒地希望,朱组长也许说服不了他的父母,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

  以前从没打过朱组长这个外乡人的主意,此时竟然竟然让妹妹满月得手了,心里十二分的不快乐,这时再全面想一下朱世永这个人,却发现正是难得遇见的美好青年。

  令她万分气恼的是无论她再怎么漂亮,也没有机会吸引世永哥的注意。

  她这时再仔细揣摩朱世永这个人,是个看起来很随和的人,其实越是看着好接近的人,就越难走进他的内心,她对自己没有信心。

  他其实不太容易接近,他太难讨好。金夕想,如果自己不需要努力讨好他,那该多好,她为自己竟然难失了时机而懊悔。

  这也太便宜满月了。

  接下来她更气李致,从小到大,他连娶她这件事也做不了主,还说对她好,都是假好,还白白耽误了她,让她错失其他机会。

  欧阳家也一定是以为她将来是李家的人,才对她没有打算,完全是李致坏了她名声。回想起来,过年时在周知事家吃饭,当时有提过她与李镇家独子李致的婚事,必是当时欧阳家就留了心。

  如果没有李致,没准朱组长会向她求婚。尽管她没把握是否真能把世永哥变成她的,但并不妨碍她如么完美的想象。

  与母亲一起去店里的路上,金大娘好言安慰她,说让周夫人帮她再寻更好的亲事。如果李家不来求着他们金家,李家的亲事就不结也罢。

  金夕心想,如今再好的亲事,能没过南京朱家去么?

  与南京的朱组长家一比,连欧阳笙庭的“洋楼”根本不算什么。

  李致到金百业粮店找金夕,金夕不理他。他最近日子不好过,原本就不胖,现在更瘦了,细细的水蛇腰都弯了,打不起精神,挺立不起来。

  他只好托他妹妹李文秀来做和事佬,可是金夕心里发誓,如果李家不主动提亲事,就绝不再踏进李家的门一步。

  大夫人既然已经对她娘那么说了,她怎么好意思还装作无事人一样,进出李文秀的闺房呢。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李致只能把苦恼说给妹妹听,也希望文秀能帮助他说服父母,让他早日与金夕定亲。文秀被大夫人一句话就顶了出来,她娘说:“你一个大姑娘家掺合什么呀?马上该议你婚事了,你要在你哥之前嫁出去。”

  其实,他们家也考虑过欧阳春记家的婚事,自从章光昭家儿子章祖德被排除,李镇长也开始着急女儿文秀的婚事,县里的人家一一过一遍,在合适的后生的人家中,欧阳羽算是不错的选择。本来舅爷吕明东为文秀寻下一门不错的亲,吕明东祖辈都是住滁县,这门亲是做给吕家同宗,家境人品样貌,样样都配得上文秀,只可惜是在滁县,李镇长一听是滁县的人家,便摆手不同意。

  欧阳家与金家还没正式下定礼,而且有风声,说金满月已经有定亲的人家,所以媒人在劝说欧阳家定下金夕,而现在李致闹着要娶金夕。

  如果李致娶了金夕,欧阳家的婚事不就落在文秀头上了。李镇长真有这种想法。他的心肝宝贝本来是别人求着他,但是,那些上门求着的人,他未必能看上眼。

  对金满月另外有定婚的消息,他也隐约听说,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家。他想起那个清丽的女孩子,在夕阳下金光闪闪,在月光下又那么恬静,如一轮满月——而这正是她的名字。

  他有想过娶金满月做儿媳也不错,当时没有太认真想,其实比金夕更合适。她知书达理,按戴四的说法,她是饱读诗书,又才气内敛。

  可惜了!

  李致与金夕自小耳鬓斯磨,每次恼了都是李致处处迁就,低声下气地讨好她。金夕像金大娘一样,过于强势,她与李致的相处中,平时总是她欺负李致较多,从小看到老,如果李致娶她过门,那么在家里李致是做不了主,以后他老了,即使李致能继承医馆和药材生意,他压不住老婆,又如何能继任龙山镇长呢?

  金百业家里不知道天高地厚,一贯小家子见识,岂不仗着女婿的名声作威作福,坏了李家几世的好门风。

  李镇长需要想很多,他要再探测行情趋势,凡事不可操之过急。他不会轻易答应李致,虽然也许他会成全儿子的心意,松口的时机要好好把握,秀秀的婚事才是现在当务之急。

  不行,就先请媒人去金家纳礼问名,到纳吉时教人算出两人八子相冲,婚事也自然议不下去,也好让李致死了心。那时文秀的婚事也定下来了。

  朱世永在金家受到更热情招待,午饭后就带着随从回县里,再由县城回南京,金家就等他十日后再登门,正式下聘礼。

  满月像花儿一般开放着,她花那些时间读的书,练的字,此刻也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增加她的美丽,所谓相由心生。她越来越美,却越像一口咽不下的气,堵在金夕胸口,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


  (https://www.daowx.cc/bqge62130/3220944.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