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金夕满月 > 第二节 庙会

第二节 庙会


  过了新年,李家兄妹与金家兄妹约好一起去县城,一起参加正月初八的庙会。

  年前生气的事情,早在春节相互拜年时化解了。再亲密的朋友也会有时好有时恼的小脾气。

  庙会街在城东宾阳门内的城隍庙,与城门外的开元观相邻,旧时的建阳书院如今已经改名为“来安县第一高级小学”,庙会所在地就是在这三处建筑交汇的地方,沿城墙内外,是过年时一大盛况。

  有灯会灯展、各种小买卖摊、耍猴练把式拉起的小场子,唱大鼓,唱白曲,演洪山戏,玩船灯,熙熙攘攘,男女老少几乎全城出动都在初八那来参加庙会,摩肩接踵,县城里前后三天里异常热闹。

  当官和商行的大人们恰逢盛会,会进庙里或观里,跪一跪财神,拜一拜观音,捐一些香火钱,请一支发财香,求一只平安签。

  县城不大,四面城墙围住,墙外也盖满房舍,早起必有挑担进城来卖菜的人,提起来似乎谁都认识谁,几代世居的老住户们,多少人家都是牵亲带故,扯一扯户户都有一丝一缕的亲戚关系,拉一拉连辈份也是忽高忽低不免有乱。

  据说来安县的地名最早叫永阳,后来唐朝某一年出了瘟疫,死了很多人,一时之间哀鸿遍地,被外面叫作“瘟城”,那时来了一个和尚,在寺巷子那里建起一座寺庙,带了很多药材,施舍给民众,止住了瘟疫,所以唐朝后本县改名“来安县”,即是指“和尚来了,此地就安了”,也有“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所以来安县的地界里多寺庙,当地人信佛教的较为普遍,也有一些道观,香火旺盛。

  李家兄妹与金家兄妹初七一大早,就乘着李家的新马车往县城出发,这次小满是一同来,她满心期待着进城到庙会瞧热闹,赶马车的是医馆的张材管事。

  小小的马车坐不下,金正骑着马跟在车旁,李致和三个女孩坐在暖和的马车里,垂着厚厚的帘子聊天说笑,好不热闹。金正笑说自己皮糙肉厚,不像李致细皮嫩肉经不得这寒风,一路上嬉笑怒骂不断。

  李致、金夕和秀秀三人早就和好如初了,不过是小孩子闹气,几天恼了,几天又忍不住好了。此时那只精致的红色发夹正戴在金夕的发辫上。三个姑娘中,显然李致对金夕最无微不致,真是俯首帖耳,随时听她使唤,李致的妹妹都看不过眼,连声喝止,常常说话对他俩带着讥讽,自小到大他们也习以为常。

  两家人在县城里都有好多门亲戚,他们首先各自要去拜年,将金家兄妹在县公署门前放下,李家兄妹先去堂叔李拱宸家,李振宸结婚半年,娶欧阳春记作坊的闺女,等着这兄妹俩人去他家吃中午饭。新媳妇有孕,李拱宸的寡母老来总算享福,一家人其乐融融。

  晚上李家兄妹要住他们舅舅吕明东家,舅母是王万顺篾业店的现任东家的妹子王氏,成婚较晚,至今并无子嗣,李致的舅舅吕明东家就住在寺巷的中间,离县公署不过六七百步遗距离。

  金家兄妹要住周知事家里,周夫人余氏是他们的小姨,再说周知事家阔绰又身居官位,住他们家里最体面。周知事住县公署后面一处气派的院子,带有前后花园的大房子,总有房间能容纳亲戚来窜门,更何况周少藩喜欢这两个如花似玉的内侄女儿来串门。

  分住两处的金李两家兄妹相约好了,晚上要一起出外看花灯买花灯,吃小馄饨、桂花小元宵、糖炒板栗,城里各处都在准备着庙会,天黑了依然热闹,各处张灯结彩,明亮照人。

  民国十六年丁卯兔年,晚市上许多摊点在卖花灯,到处能看见小兔灯笼点亮了街道,花市灯如昼,这样的盛事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姑娘们的脸庞被灯光照得,明艳动人,随同陪护的后生们也是血气方刚,英俊挺拔。

  第二天一大早,一大群人先后来到城东门的城隍庙门前聚合,年轻后生与闺女们一样兴高采烈,人人穿新衣,打扮整齐,容光焕发。

  庙会当天,开元观里烛火通明,城隍庙内香火缭绕,和尚和道士一早就洒扫庭园,开门待香客。

  殿外各式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舞龙灯、踩高跷、拜香凳、洪山戏、唱白曲、杂耍和杂技。眼睛都不够用,生怕被人挤散了。

  连“福音堂”的黑衣神父和嬷嬷们都在庙会外场,向众人宣传教会精神,发放宣传画和年画。

  看耍猴的人围成了圈,小满停下来看得入神。金夕无法理解,为什么小满看过那么多次耍猴的把戏还乐此不疲?

  每年常有耍猴戏的艺人,四处游走,来到龙山镇或村子里为孩子们表演,小满总会追着去看。小满总会觉得每一场表演都是全新的,那些被人逮来训化的猕猴不同,所以表现完全不一样,尽管金夕将他们统称为耍猴的。那些可怜的艺人走乡过村,四处卖艺,酸甜苦辣,靠着两条不断迈动的脚,两三只猴子就是他们的唯一陪伴,有的人还带着戏箱。只带一只猴子的人,有时耍猴的人还充当乞丐,挨家挨护讨饭,站在门口让猴子鞠躬,要一口冷饭或是一把白米。小满去年见的耍猴人也许今年还来村里表演,他们像走一条往返循环的路,周期性地经过她住的地方,她不愿意错过。有些耍猴的只经过这里一次,就再也没来过,小满常思索他带他的猴子最后去哪里了?她从没有离开过来安县,没有到过更远的陌生的地方。

  耍猴人总是用绳子牵着那些猴,不知道如果绳子解开,猴子会离开耍猴的人吗?

  集市上表演的那些绝活都差不多,猴子接飞刀,钻圈,拍球,跳舞打拳,有的特别聪明的猴子还会识数。它们听话就会得到奖赏,不听话就会被打,有的表演就是用鞭子抽猴子,声声山响,这种表演小满不会再追看第二场。她看着既快乐,又痛苦,就是这种既快乐又痛苦的感觉,让她一次又一次地想去看耍猴的戏,这给平淡的乡村带来消遣,是她童年最有趣的回忆之一。

  每次小满看耍猴的表演,都会带两枚鸡蛋,她没有零钱给别人,偷偷地从家里拿出两个鸡蛋,攥在手里,看第一场时给耍猴的一枚,看张二场时再给一枚,如果她接着又看一场,耍猴的就不会问她要东西了,因为已经记得这个给两枚鸡蛋的小姑娘。

  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和尚来门口化缘,小满遇上了,也进去拿了一只鸡蛋给他,因为老姑妈在一旁看着,年轻的小和尚冲她摇摇头,嗫嗫地向她说明和尚是不能吃荤腥,她第一次知道荤腥指的是肉,连鸡蛋也是肉食,因为鸡蛋是活物,能孵化出小鸡,因为鸡是荤的,所以鸡蛋也是荤的,不止鸡蛋,所有禽鸟的蛋都是荤的。那年她十二岁,第一次知道和尚和道士是同一类人,住半塔镇时外公认识一个老道,他常到他们家坐谈,有时留下来吃饭,那个道士是不吃肉食。小满觉得做和尚做道士都好辛苦,用吃饭的碗挖了大半碗的白米给他,老姑妈在一旁看到,笑话她:“地主家的儿子爱吃窝窝头,粮店家的女儿不断米。人家给一把就行了,你瞧你给多少。”

  小满等和尚走了才和老姑妈说:“你给要饭的才给一把米,他是一个和尚又不是要饭的。咱们没钱给他,还不给他多点儿米,够做一顿粥。”

  老姑妈笑咪咪着同意她:“那些掺点儿菜都购煮米饭了。阿密陀佛,满月小姐好心会有好报的。”

  小满被说得不好意思,她倒没想过得到好报。

  上了庙会却还去看耍猴的戏,真是土死了,金夕指使金正将小满从人群中拉出来,不许在秀秀面前丢人,秀秀一会儿就刻薄地将金家兄妹一起损了。;


  (https://www.daowx.cc/bqge62130/3220881.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