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金夕满月 > 第一节 酒宴

第一节 酒宴


  李家大宅里,李镇长正请宾客入席,席位次序是事先安排好的,推让几回也都落座,头几席位安排什么人,负责知客的袁宏武早就听从大夫人的指示,圆桌十人,一一领客人入座。

  头一主桌:李镇长作为寿星最大,其余各人为上座各推让了几回,终于坐下。

  分别是:赵部长,朱组长,郑伯川,袁秀山,余慎之,何明斋,卢廷生,潘五爷,志尧主持陪座

  第二桌:大女婿于丽珸陪客亲族长辈、袁家老人、金百业等一干龙山镇头面人物。

  第三桌:二女婿冯子恒陪客县城一干店铺商家老板

  第四桌:大夫人陪客商铺各位夫人

  第五桌:金大娘陪客长辈夫人与媳妇们

  第六桌:戴四先生陪客亲族中的平辈

  第七桌:袁宏武陪客已婚的后生晚辈

  第八桌:李致毓陪客未婚的后生

  第九桌:李文秀陪客各家的闺女小姐

  第十桌:李文钟陪客已婚的媳妇们。

  这第一轮十桌席面就举杯祝寿开始了,好菜热汤走着,好酒好话暖着,喜气满堂。

  十八道菜:四个冷碟,八个热炒,两道点心,两道一甜一咸的汤,另外是一只整鸡,一尾整鱼。人人都赞满春园的师傅手艺好,上汤时还叫出厨师与众人相见,寿星家额外赏了红包。

  主桌上纷纷向寿星敬酒,其次就开始敬两位生客——刚来本县的赵畏天与朱世永。大家多捧了赵部长几句,他酒喝得也够爽快,一看就是酒量豪爽的人。

  朱组长却喝得慢且节制,主席上只有他最年轻,他虽然初来乍到,稍微熟识后,众人便对他产生一种亲切,所谓“先敬衣裳后敬佛”,相处久了,就让人意识到朱组长比起赵畏天,更像是一个有背景的人物。

  郑伯川问:“朱组长,原籍是哪里的?与水口镇的朱庆丰、朱长沂家是否同宗?”

  朱世永恭敬地回:“不是,我祖籍杭州府,家里现居住南京,周边几县里尚未续过同宗。既然郑局长提及,改天我要去水口镇拜访两位。”

  余慎之问:“张亚昌号洋行的老板张远之也是南京人,朱组长可否认识?”

  “我是到来安县后才见过张远之老板,以前未曾见过面。刚来县里时,我曾在县城周知事安排的接待会上见过,张老板和我提到家父名字,听张老板说起,家父与他算旧识。”然后向卢廷生欠身示意:“当时卢经理也在场,今天又在这里见面了。”

  大家便点头道:“原来朱组长与张老板,同卢管事都是同乡。”

  朱世永有极尊敬的目光注视着郑局长,来安县自古就祟文重教,教育局长在县里受尊敬的地位比县公署最高官位的知事还高,朱组长以对长辈的恭敬口吻,询问:“听闻本县的教育与慈善事业做的特别好,文化名人多受敬重,像郑局长这样新一代的教育家,一定功不可没!”

  “我可不敢居功,而今民国政府推行新式教育,是富国强民的好政策。可是这小地方,碍于年景时好时坏的,大伙儿都忙着生活,根本顾不上文化事业。”郑伯川觉得有些无底气,他回县里不过数月能有何建树?转而侃侃而谈其远大前途,道:“本地民风自古来就尊教尚儒,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为止,来安县清朝共出20名进士,55名举人,187名贡生。到南京赶考视为是读书人的荣耀,历年不乏在京做高官的本乡人。鄙人今春才回县里,希望售后能为县教育的推进多做贡献。”

  朱组长才明白,忙补上几句恭维:“以后有郑局长坐阵,来安县的各项文化事业更加如火如荼。”

  众人听了赞美本县民风,都十分赞同,频频点头称是。

  郑伯川被众情鼓舞,接着高谈阔论起他最新的教化改革成果:“自我接任以来,已经对教育有所革新,其一,县教育局正筹划要建立讲演所,设在县商会,推行民众教育。我们来安县地处偏僻,还是过于闭塞与保守,接受新思想与新教育都相对落后,对时事政局也不甚了解,只要军阀外夷不打到眼皮底下,都是国难当前也事不关己,关起门来过生活。我们讲演所志在向民众讲述道德规范、了解时事、学习新文化,并推行白话文教育。其二,我们要在县城女子小学内开设幼稚班,收七岁以下儿童,不但要鼓励女子读书识字,而且幼儿学前教育这方面不能落后,希望能力所及为本县教育做出贡献。其三,我们要鼓励本县的女子受教育,新式学堂里多收女学生,你们各家也要把女孩子送进去学文化,以后还要培养女老师。”

  众人都点头称颂。郑伯川虽是官场上混迹多年,却也难免有些书生意气,继续豪气道:“讲演所所长将由余钟秀先生担任。余先生是来安县的名师,一直任教于县第一高等小学。”

  余慎之补充道:“民国十年本县整顿慈善事业时,地方民众曾推选余钟秀先生为育婴堂堂长,主持孤儿收容教养工作,如今余钟秀先生又担任讲演所所长,余老先生可真是我们县里的大儒。”

  旁人问道:“余钟秀先生与余慎之会长是本家吧?”

  余慎之自豪地说:“正是鄙人的本家堂叔。”

  众人中有人提到:“余氏是本县最出人才的家族,民国十年时,余释如在县城东大街创办来安县国民师范,只开办了一届,两年后因资金不足,没有办下去。”

  余慎之压制得意之色,自谦道:“他是我同宗的侄子。”

  郑伯川赞美:“余氏在县里是有名望的家族,族人皆是书香门第,不愧为教育世家!余会长自去年上任为县商会的会长,这也是光耀门楣的大事。”

  众人道贺,余慎之一场自谦。

  金百业一直倾耳留意主桌上的各位大人的谈话,身在曹营心在汉,此时突然端着酒杯走过来,插语道:“余会长,我家贱内金大娘也是余氏同宗,与余钟秀先生系出一门,余钟秀老先生正是金大娘的堂叔,我家内人是半塔镇余师爷家的二女儿。”众人同县也都熟识,频频向他点头示意,表示刮目向看。进一步探听他内人是哪一位,然后,金大娘站起来向众人施礼。

  余会长也拱手向堂姐施礼,却并不以为然。余慎之转而对李镇长奉承道:“李兄也是热心慈善之人,每年都带头向育婴堂捐款,还为孩子们义诊,施医赠药,真心是让人钦佩,是我辈之楷模。”

  于是众人也向李镇长称颂一番,互相吹捧的风气一开,场面更加热情。

  朱世永虚心听取各位介绍县里事务,附合着点头称赞:“李镇长,德高望众!我是初来乍到来安县,这是第一次到龙山镇,就印象非常深刻。”接着赞道:“南京北面六县,我以前只去过江浦、浦口和六合,前不久到过滁县和全椒县。常听人说起天长县与来安县是南京的东西两座后花园,好山好水,好物产,离金陵不远,却又不像南京是兵家必争之地,常遭兵祸。这正是后花园的妙处,前有遮挡,后才有安静祥和,独享一方安逸。恐怕天长县稍北一些,远比不上来安县地理位置好。好山好水是需要藏起来。”

  郑伯川及时补上:“李镇长好福气,像龙山镇这么藏着好风水好人脉的地方,是不足外人道,才得以完整保留,有一天我要来养老,运佑兄可要收留哦。”

  大家都附合说:“那是一定的,龙山镇这里偏僻,求仕途嫌偏,求安逸这里最佳。天长县和滁县一样是常遭兵祸之地,每起兵乱必遭涂难,来安县远离官道,未遭兵乱实乃大幸。但是滁县通了铁路,这交通上来安县是无法比及……”

  关于兵祸的话题,众人七嘴八舌说最近全国战事,说直鲁联军和北伐军,再就说驻安徽或各地的军阀。赵部长显然更热衷于谈论政治,立刻主导话语权,夸夸其谈,李镇长和朱组长并不主动谈这天下的大乱,也不加入议论。其他人都是竖起耳朵来听,以增长见闻。;


  (https://www.daowx.cc/bqge62130/3220850.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