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论语》通读 > 第五讲 君子之道

第五讲 君子之道


  前面,我们从《论语》中汲取了“做人之道、做事之道和做学之道”。按这些道理做人、做事、做学,我们将成为一个君子。从某种意义上说,《论语》这部书就是为立志成为君子的人写的。

  《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了100多次,如何让自己的人格修炼达到君子的标准,《论语》给出了系统的答案。

  一、关于君子的标准

  请看《论语》14.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而我未能兼备。那就是:仁德的人不会忧虑,明智的人不会困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在孔子看来,君子的要求是很高的:他既是一个仁者,又是一个智者和勇者。然而,在学生眼里,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仁者、智者和勇者。正像子贡所说的那样:“夫子自道也。”意思是说:“这正是老师对己的自述啊!”

  所谓“仁者不忧”,说的是仁者胸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内心无比仁爱、宽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更不会做对不起人的事。这样的人,心境永远是宁静、坦然的,就个人来说是没有什么事可以忧虑的。就像孔子那样,他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作为自己的志向,意思是:“我愿意让老人生活安逸,朋友之间互相信任,年轻人得到关怀。”也就是说,他的人生志向是要兼济天下所有人(包括老人、朋友和下一代)。这就是仁者胸怀天下的大爱,有了这种胸怀,个人还有什么事可以忧虑的呢?

  所谓“知者不惑”,说的是知者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对很多事情已经能够看透。换言之,他已经能够透过事物的某些现象看到其本质,因而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裁决事理的能力,且多数情况下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大千世界,万物纷繁,要把每件事处理得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绝非易事。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并加以用心思考和提炼,才能逐渐养成以中庸为核心观念的思想方法。孔子倡导的中庸之道,可以说是智者做事的基本思想方法。它反对过与不及,把握好事物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线,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被称为“一大发明”和“一大功绩。

  所谓“勇者不惧”,则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无私才能无畏”。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心充满道义,认定自己是在为正义而奋斗时,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有一次孔子在生命遭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依然无所畏惧地对学生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国司马桓魋欲追杀孔子,拔其树。弟子们很担心,劝孔子尽快离开。孔子于是说了上述这句话。意思是说:上天赋予我如此高尚之仁德,他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孔子这句话,让我们很自然地想起“勇者不惧”的形象。

  是呵,胸怀仁德,正气凛然,如同拥有雄兵百万,有什么可怕的呢?!尽管后来弟子们为了确保老师的安全,设法安排孔子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然而孔子“勇者不惧”的崇高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学生们的心中。“勇者不惧”的形象,我们在现代电影中也可以看到。就像电影《亮剑》那样,两军相对勇者胜。李云龙率领的八路军战士,心中充满正义,所以就可以奋不顾身,不怕牺牲,刺刀见红,以浩然正气压倒一切敌人。

  二、关于君子的形象《论语》1.0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憚改”。

  孔子说,一个言行举止不庄重的人,是没有威严可言的;当然,也不可能获得应有的尊重。这样的人,读书做学问因为不能坚固其志,所以也不牢靠。要改进这类缺点,必须做到:首先是对人要忠心,讲诚信;其次,不要与名声不好的人交朋友;最后,有过失要立即改正。

  这里,无友不如己者,须补充解释一下。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对此句有独特的理解,他认为:无友不如己者,并非指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而是说不要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任何一位朋友都有他的过人之处。用其长而舍其短,你就会发现任何一位朋友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只有将朋友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相比,你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与弱点,才能接上后一句:过,则无憚改。也就是说,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并立即加以纠正。

  孔子的这番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多么重要?!如果说话随意,举止轻浮,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且可能一事无成。特别是:要想做一个管理者,或者要想在同事和朋友中建立信誉、获得尊重,就必须奉行忠恕之道,办事认真负责,待人讲究诚信;交朋友,首先要看到朋友的过人之处,见贤思齐,用其长而补己短;有过失,敢于承担责任,毫不犹豫地予以改正。长久以往,我们离开成功就会越来越近了。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以上这段话出自《论语》7.37,形容孔子给人的感觉是:温和而又严厉,威严却不凶狠,恭敬而又安祥。学生们如此评价老师的仪容风貌,说明了孔子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多么崇高呵!

  一般来说,温者不厉,厉者不温;威者必猛,不猛者不威;恭者不安,安者不恭。而在孔子身上,可以把各种截然不同的气质,非常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需要有何等深厚的内功呵!

  《论语》19.0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夏说:“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望他,端庄严肃;接近他,温和敦厚;听他说话,严厉正直。”

  这里,子夏描述了作为一个君子的形象和非凡气质。这种集端庄严肃、温和敦厚和严厉正直于一体的人,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长期修炼的结果。这种气度是一种内在的自然流露,装是装不出来的。

  君子最根本的特征是仁者爱人,其内心的仁慈和对人的大爱,是其为人的出发点,所以看似很严肃,听他说话也很严厉,然而接近后你就会发现,他其实温和敦厚,平易近人。这样的气质,当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备的;要想学,也不能光学表面,而应该从根本上来学,那就是:必先发于仁心。“仁者爱人”的原意就是:与人相处,最大的原则是互相友爱,与人为善。有时你会受到君子的严厉批评,然而这种批评的目的很清楚:是帮助你、完善你。对于这样的君子,你切不可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而应该像学生尊敬老师那样,主动地接近他,倾听他的教诲,接受他的帮助。

  三、关于君子的言行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在《论语》4.24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这里,孔子再次强调他的言行观。这里的讷,并不是真的要求君子说话时反应迟钝,而是要求你想好了再说。这样做看起来可能慢了点,然而经过深思熟虑,再发表的意见可能更符合实际,也更负责任。我的理解,这才是孔子讷于言的本意。与此同时,孔子要求君子在行动上要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决不拖拉。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与其说了做不到,不如想好了再说,且说了就做,雷厉风行。我想,这应该是孔子敏于行的原意。

  有两个女儿,一个叫李敏,一个叫李讷,意即讷于言,而敏于行。这里的讷,就是说话要谨慎,也就是慎言的意思。这里的敏,就是做事要敏捷,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看来孔子的这句名训,还是十分信服的。他要求自己的孩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其实也是对我们大家的要求。这也让我想起孔子在另一场合说的:刚毅木讷,近于仁。见《论语》13.27,我们看到,敏事慎言已经提到了仁的高度。

  《皇疏》曾这样分开来解释刚、毅、木、讷四个字:“刚者性无求欲,仁者静,故刚者近于仁也。毅者性果敢,仁者必有勇,周穷济急,杀身成仁,故毅者近于仁。木者质朴,仁者不尚华饰,故木者近于仁也。讷者言语迟钝,仁者慎言,故讷者近于仁也。”

  刚毅和木讷,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内心要刚强果敢,言语要质朴谨慎。在实际生活中,具备刚毅性格的仁者,往往是不会轻易发表自己意见的;而那些夸夸其谈的人,倒往往是没有主见的庸俗浅薄之辈。因为刚毅性格的人,信奉言必信,信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他们言语谨慎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在《论语》14.27说,君子说话不敢说过头,而行动则竭尽全力,努力有加。

  这里孔子再一次强调:要慎于言而敏于行。说话不要说绝,一定要留有余地。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即使你今天认为有把握的事,由于意想不到的变故,而导致不能完成的结果。这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太多了。所以,君子说话切记不要说过头,这就是“耻其言”的意思。

  至于行动呢?应该做的比说的要好,因为行动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事。你答应的事,可以加倍努力地去做,结果是比你说的要过之,对方看了一定很满意,以至于从此对你刮目相看。这就是“过其行”的意思。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说话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结果呢?什么事也不做,一事无成。所以,听这种人讲话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当真。至少是应该“听其言,观其行”才行。

  “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在《论语》15.23说,君子不能仅仅依据一个人的言语而举荐他,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的人品有问题而废弃他说的所有话。

  正如《包注》所解释的:“有言者不必有德“,如果仅凭能说会道就重用一个人,就可能用错人。因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总有些人是说一套,做一套;或者当面说得好听,背后又在捣鬼。对于这样的人,必须听其言,观其行,才能正真认识其本来面目。

  再说不以人废言。不要说品性不好的人,就是很坏的人,有时也会提出好的建议,因人废言,就可能失去有价值的意见。特别是:有的人说某段话时,其人其言都被公认是好的,而后来其人的情况有了变化,就把他当时说的话也予以否定。就拿陈独秀来说吧,不能因为后来他的右倾路线给革命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就否定其在五四时期革命言论的正确性。

  因人废言,就可能失去很有价值的意见。历史的教训,沉痛啊!

  四、关于君子的风度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在《论语》7.36说,君子襟怀宽广,坦然无私;小人患得患失,整天忧戚。

  君子与小人拥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前者光明磊落,荡然无私,从来不做亏心事,所以心灵平和,身心舒畅,永远给人以乐观和坦荡荡的感觉。而后者,因为驰竞于荣利,耿介于得失,并担心自己损人利己遭到报复,所以整天胆战心惊,睡觉也不踏实,永远给人以长戚戚的感觉。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总是怀着仁爱之心,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且不图回报,然而上天会给他以精神上的回报,让他心灵坦荡,身心健康。也可以说,“仁者寿”就是上天对这种君子行为的精神奖励。

  相反,一个人总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必然会患得患失;特别是损人利己之后,总感到提心吊胆,整天担忧别人会找上门来。这也可以说是上天对他的一种精神惩罚,让他心灵深处永远不得安宁。这样的人生,难道值得我们羡慕吗?

  《论语》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总是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相反。”

  推己及人,爱人如己,是君子所为。从这一点出发,君子总是希望别人好,鼓励别人前进,凡事能成就别人好事的,就会出手相帮,助其成功。而小人总是从自己的私利出发,不希望别人超过自己,阻挡别人进步,看到别人成功就妒嫉,甚至从中做梗。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与此相反的情况是:当别人有过失或者可能犯错误时,君子总是从助人的角度出发,予以规劝、开导,以避免对方过失和犯错误。而小人则相反,看到当别人有过失或者可能犯错误时,不但不加以劝阻,反而竭力纵容,或者幸灾乐祸,在一旁看笑话。真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里,孔子实际上也是在教我们如何区别君子和小人。只要看一个人待人处事,特别是如何对好事和坏事的态度,就可以知晓他是君子还是小人了。你说呢?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是孔子在《论语》13.23说的。意思是:君子求的是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和谐,而不是无原则的苟同;小人表面上保持一团和气,背地里却为私利而勾心斗角。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前者,为了大义,可以顾全大局,与性格、脾气、兴趣不同的人一起共事,同心协力,共享盛举,真可谓求大同存小异。而后者呢,为了各自的私利,可以勾结起来,抱成一团,只要对自己有好处,完全可以置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不顾,真可谓求小私弃大义。

  从另一方面来说,“和而不同”其实也是君子的一种风度,一种交友之道。比如,只要对方人品好,就要容忍别人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包括你所不喜欢的某些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而对于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说,更要允许别人对某件事发表不同意见,包括那种反对自己的意见、并且证明是反对错了的情况。这就是君子风度,也就是“君子和而不同”的涵义。“和而不同”现在也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个准则。我国推行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提倡不同信仰和政治主张的国家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和平共处。

  13.25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孔子说,与君子共事容易,取悦于他却很难。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讨好他,他是不会高兴的;待用人的时候,他是度材而任官也。相反的情况是,与小人共事很难,而取悦于他却很容易。哪怕用的是不正当的手段,只要讨他欢心即可。而用人的时候,他会求全责备,难以相处。

  君子知人善任,只要你有本事,又敬业,那么就很容易在其手下发挥自己的才干。也就是说,你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才干寻求在仕途上发展,而不需要想方设法地取悦于上司,更不需用不正当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了。相反地,如果在小人手下做事就难了: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或许能讨一时之好,但长久在他手下工作,难免会有伺候不当的时候。再加上小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喜怒无常,你很难靠自己的真本事获得成长的机会。所以,无论是出仕为官,还是经商求职,若遇到一个上司是君子,那是你的福分,应该倍加珍惜;而遇到一个上司是小人,就得识时务者为俊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在《论语》13.26说,君子通达于世而不骄傲,小人矜己傲物而不通达。

  正如《皇疏》所解释的:“君子坦荡荡,心貌怡平,是泰而不骄慢也。“李塨则说:“小人矜己傲物,唯恐失尊,何其骄侈,而安得泰?“君子襟怀坦白,阳光心态,所以神态安详,平等待人,从不盛气凌人;而小人内心戚戚,自私自利,要么局促不安,唯恐失尊,一副患得患失的样子;要么争名夺利,目中无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在现实生活中,谁都愿意与通达于世的君子相处,而不愿意与矜己傲物的小人为伍。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在《论语》15.21说,君子总是要求自己,而小人总是苛求别人。正如《集解》所解释的:“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君子遇到问题,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而小人总是责怪别人。其实,君子是聪明的。出了问题,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就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就能下决心予以改正,从而避免了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小人自作聪明,喜欢把所有问题推给别人,图一时之快,对自己的毛病毫无察觉,因而就不可能从中吸取教训,其结果是同样的毛病,一犯再犯,不会长进。

  我喜欢这样的格言:成功是众人的成功,失败是自己的失败。小到一场球赛,大到一场事关大局的战役,如果遇到失败,总是怪别人不配合,这样的人是注定要再次失败的。而善于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特别是能从自身找到原因的人,就有可能把失败转化为成功。记住“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就能引领我们从失败走向成功,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是啊,遇到失败或挫折,如果不是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责怪别人,那么失败和挫折就再次光临。

  《论语》15.2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孔子说,君子庄重矜持而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拉帮结派。这是君子风度的又一重要特征。

  其实,要具备这种风度,并不容易。一般来说,庄重矜持的人比较严肃认真,缺乏变通和灵活性,往往会自视坚持原则而与别人发生争执;而和以处众、善结人缘的人,往往又容易聚则为群,群则似党。这两方面,若把握不当,就可能出现偏差。如果过于严肃,缺乏灵活性,就免不了与人发生争执;如果过于和善,缺乏原则,就可能稀里糊涂地成为一个小团体的成员。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君子以文会友,以道相聚,与小人为了一己私利或少数人的利益抱成一团是有根本区别的。其关键在于:前者在一起,或切磋学问,或坐而论道,修德而非私利也;而后者在一起,往往是利益维系,他们为了一己私利或少数人的利益,或抱成一团,或结党营私。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呢?用现在的话来说,其实就是: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与人和谐相处。

  《论语》3.0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君子应该是与世无争的。如果说有所争,那必定是比射箭吧!即使是比射箭,君子也做得彬彬有礼。射前,双方相互作揖走上阶堂;射毕,双方走下堂来,相互敬酒。这种竞争,充分体现了君子的风度。在古代,射箭不仅是一项军事技能和劳动本领,而且是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和庄重的礼仪活动。既展示射箭技能,又显示君子风度。

  对于功名利禄,君子是不应该去争抢的。君子以己学识、能力和修养,相信必然会得到领导的赏识和群众的拥戴,不用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地去与他人争抢。当然,如果有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也不必自视清高而放弃。因为在这种场合展示自己的真才实学,就象古代君子参加比射箭一样,其争也君子。当然,参与这样的竞争应该充分体现君子襟怀坦白与谦和恭敬的风格。特别是对于竞争对手,应该相互尊重,彬彬有礼。不要象现在官场上,某些人为了获得升迁而走歪门邪道,甚至不执手段,专门打击别人,抬高自己。

  五、关于如何成为君子14.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子路问如何成为君子。孔子说:修身,以达到恭敬谨慎。子路问: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身,让家人感到安心。子路问: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身,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或许是尧舜也难以完全做到的吧?!这三问三答,实际上就是孔子一贯倡导的君子之道,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一句,修己以敬,就是君子应通过修身,做一个恭敬谨慎的人。第二句,修己以安人,实际上就是齐家。君子在家里,对妻子而言,应该是一个好丈夫;对儿女而言,是一个好父亲。只有这样,才能以自身的表率作用构建起一个和谐的家庭。第三句,修己以安百姓,也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或者说这就是治国平天下。这是孔子的宏伟志向,也是千百年来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无论是齐家还是治国,修身都是第一位的。君子通过修身,提升自己的修养水平,造就自身的完美人格,进而影响家人,影响社会,达到齐家、治国的大目标。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心怀仁德,小人则沉溺于所处之安;君子重视并安于法度,小人则贪图小恩小惠。这里孔子把君子与小人作了对照,指出了双方截然不同的追求和关切:君子心怀仁德,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关心整个社会的道德问题,小人则沉溺于所处之安;君子重视法度建设,担心触犯刑法而失德辱身,而小人图的是实惠,贪的是蝇头小利,可见目光之短浅。我们应该做哪种人呢?想到《岳阳楼记》的那个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的心胸顿时开阔,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已经非常清楚,而且立场坚定,充满快乐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在《论语》4.16说,君子知晓义,小人则懂得利。

  义者,天理之所宜。那么,什么是天理之所宜呢?在孔子看来,悠悠万事,为此是大,克己复礼。一切以礼行事,就是天理之所宜;或者说,符合礼的行为就是义,不符合礼的行为就是不义。孔子还说:克己复礼为仁。这就是说,符合仁的行为就是义,不符合仁的行为就是不义。这也就是历来把不仁不义放在一起的缘由吧?!

  利者,人情之所欲。一般地说,利当然就是讲利益。这里主要讲个人的欲望和私利。其实,孔子并不笼统地反对正当的个人利益,只要取之有道,也是允许的。这里,孔子主要是讲君子与小人对待义和利的态度。也就是说,当义和利发生冲突时,你是选择义还是利?或者说,这是义和利孰先孰后的问题。孔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很多人急功近利,见利忘义。孔子的这段话,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有感而发的。后来,汉朝董仲舒把孔子的这一思想概括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从此以后,重义轻利就成为儒家的主导思想和价值取向。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前者知晓义,把义放在第一位,所以关键时刻可以见义勇为,舍己为人;而后者重视利,把利放在第一位,所以关键时刻会以利权衡得失,甚至做出别人看来是唯利是图的举动。今天,在义和利孰先孰后的问题上,我们该作出怎样的抉择呢?

  现在,很多人急功近利,见利忘义。我则相信:今天你义字当先,有可能暂时得不到利,但因为有你的义举作为铺垫,就可能得到有识之士的赏识,你的前途因此而变得一片光明。你自己也因为义举而身心愉悦,逐渐具备一个成功人士的心里素质。这时,你离开成功就不远了。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在《论语》5.16评价子产时说:“他身上具备四种君子应有的美德:对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谦虚谨慎;为君主做事恭恭敬敬,认真负责;注意惠及民生,照顾百姓的实际利益;用人则讲究道义,合情合理。”子产所具备的上述四种美德,其实也是孔子一贯提倡的君子之道。对于执政者来说,这四种美德也可以说是为政之道。具体地说:

  其一,行己恭。也就是说对自己必须严格要求,即使自己才华出众、成绩斐然,也要谦虚谨慎。只有虚心学习,谨慎从事,才能赢得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其二,事上敬。也就是说对上司要恭敬,即使你的能力高于上司,也没有理由不尊重上司。一般来说,他之所以成为你的上司,必然有其道理。如果你能注意关注和学习其长处,必定受益匪浅。

  其三,养民惠。也就是说对于民众,特别是你的下属,一定要注意关心和惠及他们的实际利益。你能首先想到他们的实际利益,他们也会以实际行动来助你实现施政目标和你的关切点。一个光靠发号施令、不关注民意民生的执政者,是不可能成就大业的。

  最后,使民义。也就是说,用人必须讲究道义,合情合理。换句话说,你所指派的任务必须符合道义,符合大多数老百姓的愿望和需求,且办事公平、公正、公开,让民众心悦诚服,感到跟着你干有奔头,进而成为你事业上同甘共苦的追随者和支持力量。

  6.27子曰:“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君子如能广博地学文,并用礼制来约束自己,那就不至于会离经叛道了。纵观孔子的一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是广博地学文,从诗书礼乐到诸子百家,他博览群书,并虚心向老子等名师请教,最后成为“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的儒家奠基人。二是用礼制来约束自己,教育学生,批评一切违反礼制的现象。上至诸侯权贵,下至学生徒弟,只要你违礼,他就毫不留情地予以痛击。在孔子看来,只有把博学于文与约之以礼相结合,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君子。

  是呵,无论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不乏饱读诗书、满腹经论而放荡不羁之徒,他们所学的东西都是针对别人的。正因为如此,孔子当时特别强调:唯用礼制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知行合一,方能成为君子。今天,用来约束我们行为的不仅包括礼制在内的道德准则,还包括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然而,把博学于文与约之以礼相结合的理念,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8.0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任重而道远,《包注》的解释是:“士弘毅,然后能负重,致远路。”

  曾子说,读书人的胸怀不可以不宽广,意志不可以不强毅,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且路途遥远。以实现仁德为己任的使命,难道不重大吗?为实现这一使命奋斗终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难道还不长远吗?

  是呵,以实现仁德为己任的使命,确实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自从孔子倡导仁德以来,两千多年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奋斗过,而今天我们仍然只能说:任务尚未完成,仍须继续努力。可见,其任务不可谓不重大,道路不可谓不遥远。对于这样一个重要而远大的使命,履行者的胸怀当然要宽广,意志当然要强毅。否则,就可能无功而返,或者半途而废。曾子当初讲“任重而道远”的时候,其主要对象是士。

  中国古代有所谓四民的说法,即士、农、工、商,其中士为四民之首。这里的士就是读书人,其中一部分出仕为官,是各级官吏的基本人选;另一部分士从事文化教育事业,肩负着传承文化、教育后代的社会责任。所以,无论是出仕为官,还是教书育人,都应该以实现仁德为己任,也就是说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使命。肩负这一使命的人,其内心世界一是要弘,具有宏大的志向,宽广的胸怀和包容一切的气度;二是要毅,也就是要具有坚强的意志,不拔的毅力和果断的处事能力。

  今天,“任重而道远”已经成为任务艰巨和使命重大的代名词,其形式和内容均包括了比以往更丰富的涵义。然而,弘和毅的品格对于“任重而道远”的知识分子来说,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读书人无论是出仕为官,还是教书育人,都是肩负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使命。

  古人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者无以致远。

  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书,静下心来思考,静下心来做好一、两件有意义的事。

  思考题

  1、在你的心目中,君子应该具备怎样的风度?

  2、就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谈谈你的理解。


  (https://www.daowx.cc/bqge4915/3103540.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