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论语》通读 > 感悟2

感悟2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国商2班唐志凯这一句的意思是,“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恼怒,不也就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不被别人所了解,或被人误解,甚至遭受不公正的对待,是每一个人都难免会遇到的,人们常会因此而恼怒、不快,怨天尤人。这里孔子则要求能“人不知而不愠”。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孔子这样讲,也是讲他自己的体会。孔子一生就是不为人所知。他周游列国,常遭冷遇,不为当权者所知所用;他的行为,也常被人讥笑,不为普通百姓所了解。孔子的有的弟子想不通,问:“为什么人们不了解夫子呢?”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只求努力学习,以求把握天命。人们的不了解,当权者的冷遇和一些人的讥笑,都丝毫没有影响他弘道行仁的决心和努力。

  人不知而不愠,反映了孔子基本的人生态度:“求诸己”,一切从自己做起。他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意思是不怕没有职位,怕的是自己没有能够任职的才能;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问题是要使自己有可以为别人知道的才能本领。他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季氏》)“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反复说明,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无能。真正可怕的不是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自己的无能。

  孔子又说:“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把握天命,就可以得到天的了解和承认;只要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符合天命要求的,就谁也否定不了;一切讥笑、中伤和打击都奈何不了他。有了这样的信念,他就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走自己的路,哪里还会为不为人知而恼怒?孔子把信心建立在天命上,反映出时代的局限。我们今天可以这样说:只要我们努力学习,把握真理;只要我们所做符合社会的、时代的要求,即使一时不被了解,但终究会得到认识和承认;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一时的、一部分人的误解和反对,终究不能改变事实本来面目。实际上,孔子的情形正是如此。他生前不为人所知,死后终于得到历史的肯定。他的思想对我们民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所以,“人不知而不愠”有着丰富的、深刻的内涵。它建立在“求诸己”的人生态度的基础上,又反映出对于真理的坚定信念。能有这两点,岂不就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当然,现代社会下人际关系远比古代复杂,问题还有另一面。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推销”自己,争取人们的了解;在受到不正当待遇时要抗争、申诉,维护自己的权益。而要求“人不知而不愠”与这些并不矛盾。在争取人们的了解,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同时,立足于“求诸己”,树立对真理的坚定信念,从而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仍然是个人修养的重要的要求。

  2、国商2班高萍在谈过了人生的喜悦和快乐之后,孔子终于讲到他理论体系中一个核心的关键词——君子。在《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了一百零七次,是地地道道的儒家核心词汇。孔子在这里给了对它的第一个定义——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大致的意思就是说,别人不了解他,他也不因此而生怨恨,这难道不是君子吗?

  或许与许多人想象中的君子大不一样,因为一般人心目中的君子多是文质彬彬的,可能在引经据典的时候还会有那么一点点迂腐,君子怎么可以与文化无关?只是别人不了解他,他不生气、不怨恨就是君子了?其实这个说起来似乎很简单,要做到却很并不容易。因为人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顺心的事情,有些事情自己能忍住,有些就不一定。孔子给出的“君子”定义,那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轻松松做到的。打个比方:一个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挥汗如雨,结果成绩出来观众席上连点掌声都没有,有谁能做到不因此而生气呢?一个老师,课还没有上完,学生已经跑了一半,剩下的还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又有谁能做到不因此而发火呢?喜怒哀乐本来就是人的正常情绪反应,无端端把“怒”给去掉,还要能忍得住,不怨恨,不恼怒,这并不简单。所以孔子说,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

  孔子这里用的是反问,说明它是君子的一种常态。那么很多朋友可能会想知道,普通人都很难做到的事情,为什么“君子”能做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不解释一下儒家的基本立场。这个立场是什么呢?我的体会就是由内御外。孔子所倡导的“君子求诸己”、“内省不疚”等等都是在向自己内心使力,并以此来影响外界。对于外界的结果、反应,如果不尽人意,那是不可以迁怒于人的。这就好比一个人走路不小心撞了墙,你不能怪墙不好一样。于是,对于一个君子来说,看到没有人去鼓掌,没有人来听课,首先要想到的是自己做的还有没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着眼点就在此。他心目中的“君子”,是要能够时常反省自己的。因为只有反省自己,君子才能够设身处地去为别人思考,进而凝聚人心,共同实现“平天下”的梦想。

  由此可见,真正的君子是“不愠”的,他必须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从而获得别人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尽心尽力实践心中的大道,就能够让天下百姓都安居乐业。

  不过这还是没有解释为什么君子能够做到“不愠”。前面说到的仅仅是君子对外界的结果、反应的一种态度,仅以这个态度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君子,那还远远不够。譬如一个精神病患者,他可以对外界始终抱有一种欢喜的态度,也从不怨恨什么,但这并不等于说他就是君子了。在孔子这里,君子的“不愠”其实是有内涵的。他实际上隐含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君子“学而时习之”了,“有朋自远方来”了,他已经经过了自己的努力,结果却是“人不知”,没有人理解他。在这种条件下还能做到“不愠”,那么这个“不愠”的人才能称之为“君子”。现在问题就出来了:君子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我的看法是,因为他的内心有足以倚仗的东西。有了这个东西,君子的心是安的,别人理解不理解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在儒者的心中,仁是一个很重要的符号,它也是君子最重要的心理支撑点。君子不随波逐流,原因就在于他有一颗宽广的仁爱之心——这是他的主心骨,是他的脊梁。你再有权势,能够左右他的生死,甚至剥夺他的一切,但只要你无法去除君子心中的仁爱,从历史的时间轴上看,你最终还是会像桀纣一样定格在耻辱柱上输掉一切——这就是君子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原因——他即便不能为当世所理解,却一定能通过对“仁”的实践在未来得到万世景仰。

  回过头来再来看“人不知而不愠”,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君子并不容易做,他要默默忍受很多的挫折和失败,而只有那些能够于无数的挫折和失败中总结出经验,并为践行自己心中“仁爱”信念一如既往地做出努力的人才能配得上“君子”。这样的君子,世界上多几个,不亦宜乎?所以孔子才会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国商2班23号何森灿:《论语》开篇是这样一段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想,凡是知道孔子的人大概都知道这段话。

  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子的:学完后时常复习,这不是件很愉悦的事吗?有同学从很远的地方来,不是件很快乐的事吗?如果人家不了解你,你内习不感到恼怒,你不就成了君子了吗?

  孔子这三句话讲了三个事。第一是告诉学习的方法(时习之)及学习的态度(不亦说乎?),第二是告诉同学们要友好相处,要待人热情,要搞好团结。第三个要求比较高,讲的是修养之道,老夫子教导人们说,如果有人不了解你,内心千万不要生气。只有不生气,才有可能成为君子。如果生了气,当然就成不了君子。人不知而不愠,成为君子的必修课。

  由于《论语》很少有关于背景的记载,我们无从知道孔老夫子是在什么场合,对什么人讲的这段话。也许这三句话是一起讲出来的,也许三句话是在不同的场合讲的,他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把它们编在一起。

  同时我认为:“人不知”可以做两种理解,一是“人不知汝”,二是“人不知之”。不论是别人不了解你你不生气,还是别人不知道你不生气,这都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孔子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不生气,只有在不自以为是的情况下。所以要成为君子,先破除“自我”,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而这又是何等之难啊!


  (https://www.daowx.cc/bqge4915/3103451.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