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金夕满月 > 第一节 离散

第一节 离散


  古滁州地处皖东,毗邻民国政府所在地——南京,襟江带淮,区位优越。自古滁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要冲,素有“江淮保障”、“金陵锁钥”的美誉。滁州正因为独特的连通南北的地理优势,自古以来,在每次起义与兵乱中屡次惨遭涂炭,清朝末年,久经战事的滁州古城倍受创伤,民不聊生,进入民国南京政府时期因为小城的惨淡,被降级为县级,时称“滁县”。

  多年来战乱频发,中国的政权更迭,社会民生动荡,逃走了一批,又迁来一批新的居民,留守古城池的老百姓在贫祸交加之中,养成逆来顺受的性格,一次又次从民不聊生中坚强地复原重建,坚隐地走向繁盛,然后再惨遭涂炭,这一次一次轮回,造就了江淮之间小城人民的坚忍不拔的品质。

  赖以独特的地理优势,崭新的津浦铁路由此经过,民国元年全线通车,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这机械巨兽带来了新时代的活力,为小城平添发展的动力与对国家兴亡的参与感。

  她随着人流站在滁县火车站外,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去,前路一片茫茫。

  天灰蒙蒙,云冷淡淡,人们缩着脖子,忠厚老实地守着穷日子,没有一丝儿生气。秋风中净是一些行色匆匆出门讨生活的男人,被黄叶裹挟着,滚出门,再滚回家。

  只有行乞的老人和小孩突然冲出路口,向路过的人围前围后伸着空荡荡的手,衣裳褴褛的妇人怀抱着婴孩,精神失常一般,逆着人流蹒跚而行,几个倒卧街角的肮脏流浪汉,用报纸盖着脸,生死未卜,风吹动报纸,陡然造成生机的假相。

  唐代诗人韦应物曾任滁州刺史,写过名诗《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北宋大文豪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留恋于琅琊之山水美景,遂著《醉翁亭记》;辛弃疾和王阳明都到过的古老城池,留下浓墨重彩的文字;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到达滁县,5月28日下午,北伐軍总司令将介石先生乘铁甲专车北上,停靠滁县火车站,乘轿去琅琊山游览醉翁亭。滁县人从不好客,这根本不是他们的爱好,文学家与政客留连盘桓于山水,总令他们惴惴不安,不知这些大人物想的是定国安邦,厉兵秣马,还是铁马冰河,兵临城下?

  一个女孩漫无目地的向西,一路随人流奔忙逃亡,没有目的,她所站的地方不是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的风雅所在,而是人流湍急、匆忙往来的火车站。尽管形支影单,他却努力抖擞精神,不使眼神涣散,以区别路边流浪的人群。

  她依稀保有最后一丁点记忆连续发了三天的高烧,躺在路边的一个稻草堆上过了夜,星光和露水来照看她,因为害怕被村里的狗发现,她天一亮就早早地离开了稻草堆,身上沾满了荒凉。不得已用能拿出的一点现钱,去住了两天小镇上的旅店,那两天她发着高烧,浑身无力,无法继续行走。

  凭着生存本能,战胜了胡思乱想与意志消沉,想活下去的念头最后占了上峰,她屏蔽了全部记忆,苏醒过来之时就把前世忘得一干二净。

  她往人多的地方行进,因为人多意味着她不是唯一的仓皇奔逃,人多意味着她不是引人注目的丧家之犬,她怕被人骗,还以不敢与人说话。

  她身边带着一只藤条箱子,细细盘算过箱子里面所有值钱的东西,现在站在滁县火车站外,她抬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灰得看不见地平线。

  如果下一场战争突然被打响,一枚炮弹落在她近旁,她可能成一场攻城略地的无名尸体,和其他无人收拾的尸体一起,被收集起来拖出城外掩埋,这个小城对突发的叛乱与侵入战争从不陌生,处理善后非常有经验。但是出于动物的求生的本能,在死亡还没来临以前,肯定应该设法躲藏,既然活着,就必须要活下去。尽管前世虚空,去途未卜,处境比突然的死亡更让人恐慌。

  早晚的气温越来越冷,思绪仿佛被冻结,记忆被压缩后清除,整个人空虚无力,只剩下秋风中咯咯——吱吱作响的躯干骨骼,后来才发现是肚子里的咕咕,不是咯咯和吱吱。

  正当此时,一行人匆忙奔她这个方向过来,她真的以为气势汹汹冲奔她过来,愣在当场,不能移步,眼神直呆呆地被吸引住,瞳孔放大变亮。其中,一个中年矮胖的男人在前面开路,灰布长衫虽然白袖口叠得整齐,却显得风尘滚滚,嘴里径直大声嚷嚷着:“借过,借过!麻烦各位,借过!”

  她失望落魄,过道很窄,不可避免,中年男人碰撞了她手里的藤条箱子,箱子应声而落,他急着赶路,这一群人都在这个钟点来赶下一趟的火车,火车站外喧闹起来,男人转过头来客气地向她致歉。

  女孩木然地瞅着面前这一家人,热气腾腾地赶火车,大包小包地提满行囊,腾出手里来抱着可爱的孩子,这种有目标的奔忙,好生令人羡慕。

  走在中间一身花布旗袍的太太,手里扯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后面跟着奶妈子抱着将近一岁小男娃娃,主仆都穿着出门的新衣服,叠衣服的折皱还未捋平,奶妈子一只手还挽着一只大布包袱。

  太太焦急地停下脚步来抱怨,愁眉苦脸地回头责问:“何管家,你说怎么办好呢?周妈这突然说声不去就不去了,这两个孩子我一个人怎么能带住。这才刚出门,如果没出家门之前,或许还能找个小丫头替她。”

  旁边的老妈子是个利落的妇人,停在那里一脸赔笑,一边又哭丧着脸,絮絮叨叨地哀求:“徐太太,我这次是真的不行,刚碰到我的一个邻居,说我家娃昨儿个掉池塘里,幸好被人救上来,可是到现在还没醒过来呢,也没人给我送个信,报个平安。你们也是亲耳听到的,万一要有什么不测——我怎么也不能安心跟您去北京,一定要回家去瞅瞅——要是没什么大事就是万幸——阿弥陀佛,老天保佑!”

  “那个多嘴多舌的家伙,活像一只乌鸦,谁知道他安得什么居心,说的可一定就是真话?又不是专程差来报信的人,他也就匆忙出门,途中偏巧遇见你,和你说什么不好,非说这一顿丧气话,那人他若不说也就没事,他这是成心不让人顺利出门,你这时就算是回去奔丧也嫌迟了,啊呸!太晦气了!”徐太太越说越气。

  周妈听了女主人家恶言毒语,强行忍着不敢哭,低眉顺眼,一脸的理亏:“我这是万不得已,本来说好要陪太太您去北京三年,半年的订钱都收了,这下可怎么办是好呀?”一边搓着手,侧脸看向那个中年矮胖的管家。;


  (https://www.daowx.cc/bqge62130/3220984.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