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金夕满月 > 第一节 金夕定婚

第一节 金夕定婚


  朱世永走后,龙山镇果然就抓紧时间在施河上勘察架桥。

  李镇长如今是金正的岳丈,朱世永又是金正的妹夫,大家一连亲皆算是亲戚,再加上由朱家出资这是为镇上架桥,不止金家受惠,而是对全镇的捐赠,倒是全镇沾了金家嫁女儿的光彩,金满月的名声一时被传颂,所以李镇长领头关心架桥一事,找熟练匠人,抓紧施工。

  戴四先生还与工匠商量着,出了一张草图。

  金正在新婚的休假中,无需回县城,白天过来帮忙,希望在妹妹大婚之前肯定能完工,作为送给他们的结婚贺喜。

  金正娘对儿媳再如何不满,如今成了一家人,一切已如过眼云烟,倒是心头落定了一件大事,如巨石落地。

  文秀嫁过来虽然还需时日去适应新的生活,不过安稳的日子对她健康有宜,她与丈夫金正日日如胶似漆,在家时形影不离,感情融洽。李镇长也时时过来把脉,她年轻身体恢复的也快,面色也渐生红润。

  只是文秀原指望嫁到金家,与金夕虽成姑嫂更胜过亲姐妹,每日能更亲密相处,相互陪伴,可是她不免要希望落空。金夕心绪一直不好,对文秀也似冷淡,反而不如以前亲厚。文秀感情落差很大,更加依赖丈夫金正。不过文秀与二妹妹满月却较以前亲切,金正不家时,文秀就找满月说话,彼此较以前还要体贴和睦。

  凤仙花都落了,没法染指甲,文秀就拿出针线来绣花,满月不善针线,拿出章先生借给她的新小说,坐在后院的桂花树下读给她听,文秀说她不喜欢听新小说,喜欢古文里的故事。

  感动之处,文秀竟然迎着桂树下的香风落下眼泪,她自那场大病,兼知身世坎坷变得更加多愁善感,喜欢伤春悲秋,虽在新婚里却也难免思潮翻涌,满月不忍读,只选取古文中郞才女貌天作之合,经历阻碍也终成良缘的故事,而这种故事又让满月心惊胆跳,难掩饰娇羞,她最怕人提起她在想念朱二少爷的事,老姑妈有时故意拿她说笑,她就不好意思,赶紧躲进房间去。

  满月一个人时,才会拿出那枚漂亮的钻石戒指,那么耀眼的东西,她实在不好意思戴在手上,好似当众炫耀一般。满月拿在窗下,对着阳光,转动,看光束弹进自己的房间,璀璨万变,她想夹在书里,这样一翻开就能看见,不过对于她的相思,睹物思人,这么频繁相见,太过奢侈。

  一颗小小的宝石,能让一个房间熠熠生辉。满月呆望着藏在书页里的钻戒,开开合合,依旧能感觉到他吻时的温湿气息,羞得脸上绯红,心如擂鼓,仿佛他随时推门就能出现,想念随着日月绵延无限。

  李家如今已经与金家结亲,关于李致要娶金夕的事情也有所松动,虽然大夫人还从中作梗,却也扭不过李致的痴缠。

  李致毕竟是后生,家中近几个月里发生众多的事情,加上生母的秘密公开对他打击颇大,不能光想着自己的儿女情长,逐渐从挫折沮丧中走出来,帮父亲准备妹妹的婚事,又在家医馆与县城药铺帮忙,对家里的产业也上心学习,意识到自己是李家的独子的责任,同龄的朋友都已经成婚,他也要承担起大人的责任,行事越发沉稳,待大夫人如亲生母亲一般,甚至比以前更知疼惜母亲,并无芥蒂,待妹妹也较以前更加怜爱,与父亲不仅是父与子之间敬畏,更多是男子汉之间的沟通。

  李致对金夕的心意一直没变,那天在镇上遇到金夕在粮店里,走过来与她问候,说了几句些闲话,再无喧闹嬉笑,倒有些似大人一般的生疏。

  人来人往的市面上,不能说深情款款的体己话,只能相顾无语凝视。金夕也不再对他嬉笑怒骂,也把他当作大人待,礼貌且生疏许多。

  李致的眼光温和之外,更添深沉几分,金夕眼神里却满是纠结,却强装坚韧。毕竟他们都今非昔比,李致含蓄地说想送金夕回家,借口顺道探望妹妹文秀,金夕垂头无语并未反对。

  金夕嫌烦家里那些天都在忙着办喜事,嘈杂喧闹,她以往总是站在繁华的中心,是永远的主角,如今这些喜气热闹却与她无干,她无心去锦上添花,只冷眼旁观。

  哥哥娶了文秀,再就是满月与世永哥的请婚帖,这一切全与金夕无关,却似利剑在戳她的心窝,让她的悲哀曝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无法忍受。

  以前金夕是最爱热闹的,她总是热闹围绕的中心,她当惯了大家注目的焦点,如今她却要独自躲到镇上的粮店里。今天也是,家里多了一口人,却似多了无数的嘈杂,请安问礼一切皆令她无法忍受,满月与文秀姑嫂两个坐在桂花树下,好似一幅美好的姐妹图。她最看不下去是满月与文秀的亲密模样,像是故意做给她看的一样令人眼红。

  金夕在心里对自己赌咒发誓一万遍:“我不爱那些不爱我的人,我要让她们看着谁能笑到最后。”

  她瞪着一双失去神采的大眼睛,看着身边的身材高大的李致,他的脸瘦长,颧骨都会戳手,显得很娇弱,背也无精打采地有些伛偻,和她一样失意,她再也无心思去提醒他站得笔直。

  李致一直对她好,情深意切,从小到大没变过,可是,他的好还不足够。

  对她而言,真心是不足够的,她需要强大的胸膛来保持她。女孩子的归宿感一直空在那里,没有得到满足,如同空落落的秋千架上无人来荡,只停着鸟儿,无心蹁跹。

  李致总是百般迁就她,想方设法千般讨好她,希望她能快乐一些,总认为她的不开心都是自己的过错,将责任揽到身上,万分自责。

  因为他的求婚受阻,妹妹文秀也先一步嫁给金正,成了名正言顺的金家少奶奶,满月又要先金夕而出嫁,金夕势必感觉自己落人之后,受人口舌。只要李家向金家提亲,他早点儿将她娶进门来,她会慢慢回到以前快乐的金夕,对此他信心十足,妹妹文秀曾经历了痛心嫉首的打击,差点儿死了,如今恢复重生,竟然姻缘美满,他与金夕早就心心相印,必然会比他们更加幸福美满,终会修成正果。

  有好久她没有露出嘴角边深深的笑涡,他宁愿醉死在她的梨涡里。

  金夕停下来,看着努力讨好自己的李致,尽管只是徒劳,却真的无法憎恨于他,尤其是见了他的瘦脸,不如自己想像中那么千般恨他不争。

  如果讨厌他,就如同讨厌她自己一样,只会让她更加难过。

  她咬碎玉齿,下定决心要对他狠下心肠,如果她不狠心,命运就对她狠下心肠。

  法坛那一夜,何止金满月受到了恐吓,真实的,现场上演的危难,只有她和秀秀才是最大受害人。没有人挺身来救她,金夕只能自保,她本能地推出满月,她也被自己的行为吓坏,她很怕被人知道是她做的,她一直是多么善良可爱的姑娘,从来没想过要成为一个恶毒的人,她从没想过要成为一个阴险的人,很怕人知道。

  李致伸手拉过她,金夕吓得哆嗦,牙关颤抖地回过神来,光天白日之下,她竟然吓出一身冷汗。

  李致与她静静相对,试途安抚她,心痛地问:“你等着,我们会尽快定亲,我是宁死也不会娶董家闺女,我除了你谁也不娶。我爹也松了口,已经让我爹去董其章家说清楚。你想想,我妹文秀都能嫁到你家成为你嫂子,你再嫁到我家,亲上加亲,李家金家一下结了两门亲,再也没有比这更顺理成章。”他兀自说得激动,高兴起来,“让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我们两家是换亲呢!”

  李致尽全力搞笑,想要缓和两人之间冷静的气氛,他用脚踢着落叶,像踢着空气一样。

  几只灰喜鹊叽叽喳喳,在屋脊上逗引,抢夺,游弋着,一起飞向浓绿的树丛,站在高高的枝头上探头探脑。

  金夕呆呆地望着,妄若未闻。

  灰喜鹊个头儿小,头和后颈亮黑色,背上灰色,翅膀和长长的尾巴呈天蓝色,下体灰白色。个头不如黑白花喜鹊那般大,也不如黑白花喜鹊那么爱鸣叫。黑白花喜鹊形体酷似乌鸦,但尾羽长,叫声让人心生喜气洋洋。据说每个黑白花喜鹊的窝里,都会孵出一只通体羽毛全黑的乌鸦,成为异类,幼时单凭外表,你无法分辨哪只是喜鹊,哪只是乌鸦,只有鸟长大一些开始鸣叫,雏鸟初啼,一张嘴,便能津渭分明,喜鹊叫声喳喳,为人们报喜,乌鸦叫声呱呱,为人们报丧。

  金夕失神思索,脱口而出:“难道乌鸦不是乌鸦妈妈生的,而和花喜鹊是同一个妈妈么?”

  李致听不懂她的话,知道她烦心,总想引开她的愁绪,于是说:“西方的洋人相信乌鸦的记忆力超强,能快速地记忆人脸,过目不忘,而且能记忆很久,据说每年能记忆一千张人脸,所以乌鸦很痛苦。”

  金夕茫然不懂,问他:“乌鸦为什么痛苦?”

  “因为脑袋里记住那么多张人脸,不能忘掉,所以痛苦。”

  金夕思索一会儿,乌鸦又当地人叫作“老鸹”,人人讨厌这难看又不吉利的黑袍怪物,只能栖身于坟头的树上,听说乌鸦是能沟通阴阳一种神鸟,带着阴间的煞气。关于记住人脸,金夕颇感诡异地问:“它为什么要记住这么多人脸?是为了有一天引领他们去阴间吗?”

  李致本意只是说笑,想将金夕从愁苦中解救出来,没料到他的话却更让她认真了,便说:“你别想得那么悲观,它只是一种记忆力超强的鸟类,洋人并不像我们一般讨厌乌鸦,他们觉得乌鸦与其它的鸟类是一样的,并没有吉利和不吉利的传说。而且你知道吗?袁家的老族长袁秀山也是记忆力超强,据他自己说,他看过一次的人,基本上一辈子都能记得此人,就算多年不见,再次遇上也能大致说出人家姓名。照你这么说,他岂不是像老鸹一样不吉利么?”

  金夕听他说的人,扑哧一笑,回想起袁秀山老板白发苍苍,依然健硕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其实真做老鸹也没什么不好。

  本地的人都叫灰喜鹊作“山鹊”,黑白花喜鹊才叫作“喜鹊”。虽然山鹊不是喜欢鸣叫,也不如喜鹊喳喳叫得好听,口碑却比乌鸦强过百倍。金夕在心里念叨:“老天保佑,大吉大利!”

  金夕有些心神不宁,思绪反复,突然想到有一天她趁满月不在家,溜进满月的房间里,拿出那只钻石的订婚戒指套在自己手指上,略微松动,但是她坚信是大小刚好合适,比满月戴着更加耀眼夺目,那片刻她再一次沉浸在满月本身不如她的幸福之中,“她只是运气好”。钻戒绒布盒子旁边还有一枚白色钮扣,男人衬衫的钮扣,“还说没有私情?”

  “你快说,你要嫁到我家的,尽快嫁过来,好吗?”李致期待催促,有十足把握,忍不住打破金夕的心不在焉。

  他的声音就算比不上花喜鹊那么悦耳,至少和灰喜鹊一样,不让人生厌。金夕突然想告诉他自己的非份之想:“也送我那样的钻石戒指吧,和满月的一模一样。”

  她被钻石点燃的眼眸,瞬间又黯淡下来,像是飘过一只黑乌鸦,将闪亮的钻戒叼走,难以割舍,却又不得不舍,只留下空空的眼眶。

  金夕抿着嘴唇,深知本地人从来不时兴送钻戒定婚,一般都是在聘礼中放上又大又黄的金戒指,以前她也是觉得黄淀淀的大金戒指才喜庆,相比之下,高低立现,她不会承认自己一度是俗气又呆板的乡下人,楚河汉界,万物都是随着人的心境而改变。

  她暗暗下定决心。;


  (https://www.daowx.cc/bqge62130/3220975.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