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论语》通读 > 12.21

12.21


  颜渊篇第十二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从,这里是随从、侍奉的意思。

  舞雩,雩读YU,第二声。古代求雨仪式称为雩,有乐舞,故曰舞雩。

  慝,读TE,第四声,恶的意思。修慝,就是治恶为善的意思。

  樊迟陪同孔子在舞雩台下游览,问:“如何崇尚品德,治恶为善,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呵!先致力于做事,把利禄放在后面,这不就是崇德吗?批评自己的坏处,不要总是抨击别人,这不就是治恶为善吗?一时气愤,忘了自己的身份,甚至忘记亲人,这不就是犯糊涂吗?”

  本章讲了有关修身养性的三个方面:一是崇德。提倡致力于先做事,把利禄放在后面。这道理看似简单,其实真正做到并不容易。特别是有时与他人相比之后,会感到自己的收入和付出并不平衡,这时就可能忘记把利禄放在后面的道理了。所以孔子说,崇德的关键在于摆正收获与付出的关系,能够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真正做到先事后得,就是崇德了。

  二是修慝。强调多做自我批评,眼睛不要老是看到别人的缺点和问题,应该把精力放在改正自己的错误观点上。看到别人的缺点错误时,不是去指责别人,而是先自省,看看自己身上有否类似的问题。在此,修慝就如同照镜子,每天从镜子上看看自己身上有什么问题,立即予以纠正;而不是用镜子去照别人,记住:镜子只能用来照自己,不能用来照别人。这就是修慝的要诀。

  三是辩惑。一般来说,人们在正常情况下都能明辨是非,做到通情达理的。孔子提出,辩惑的关键在于一个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不冲动,不感情用事。遗憾的是:人的一生中,一些致命错误往往就是在一时冲动的情况下铸成的。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吃一堑,长一智,培养理性意识,在任何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


  (https://www.daowx.cc/bqge4915/3103203.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