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论语》通读 > 第六篇评论4

第六篇评论4


  6-4关于文质彬彬1、国商2徐昊:文质彬彬出自孔子的《论语?雍也》。原文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他教导我们要成为君子必须先要做到文质彬彬。文质彬彬首先一点就是我们要做到表里如一,只有做到了表里如一才能称为文质彬彬。我们应当把文质彬彬作为自己的目标,并向着它靠近,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成为一个被别人尊重的人。

  2、国际商务2班黄诚洋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原文见诸于《论语?雍也》:「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这里所说的,其实仅是一个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是被许多人所不重视的,他内心感到不快,所以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孔子虽然对时代那么感叹,但他认为还是要走正道才对。一个君子不要对现实低头,最后的胜利和成功还是归于正道的。

  他说“谁能出不由户呢?”大门里的门为户。哪一个要出外的人能够不经过门户就出去呢?出了门才走上正路,走邪门,行左道,曲折而难有结果。虽然有人作恶多端,这笔帐终归有一天是要算的。

  孔子说:“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饰人就会粗野,而文饰胜过了质朴人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要恰当,这样的人才可以成为君子。”

  原文见诸于《论语?雍也》:「子曰:“质(质:质朴)胜文(文:文饰)则野,文胜质则史(史:虚浮不实)。文质彬彬(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然后君子。”」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质胜文则野”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如果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一面,又会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又要强调“文质彬彬”。总之,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说,“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质胜文则野”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像个酸秀才,书呆子,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百无一用是书生”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完全忘记了做人的根本。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广而言之,“文质彬彬”还可以从写作、艺术、审美的内容和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质朴与文饰等各个方面来说。从而使“文”与“质”成为一对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的范畴得到深入研究。“质”是朴素的文质,“文”是人类自己加上去的许多经验、见解,累积起来的人文文化,但主要的还是人的本质。当然,所有这些,还不是在这里能够讨论得清楚的。

  原始的人与文明的人在本质上没有两样。饿了就要吃饭,冷了便要穿衣,不但人类本质如此,万物的本质同样也是一样。所谓“饮食男女”人兽并无不同。但本质上必须有文化的修养,才能远离野蛮的时代,走进文明社会的轨道。

  这里,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完全顺着原始人的本质那样发展的,文化浅薄,则流于落后、野蛮。在一个文化进步的社会,如果文化知识掩饰了一个人的本质,那同样是不好的。文如胜过质,没有保持人的本质“则史”。“史”如果当作历史的史来看,就是太斯文、太酸了。我们要拿历史来对证:中外历史都是一样,一个国家如果太平一百多年,国势就会渐渐衰弱,而艺术文化却又会特别发达。而艺术文化特别发达的时代,也就是人类社会趋向衰落的开始。如罗马鼎盛时期,建筑、艺术、歌舞等随之发展到了巅峰时期,但国运即转向衰微。

  所以,孔子认为要“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两样要均衡的发展。后天文化的熏陶与人性本有的敦厚、原始的朴素气质互相均衡了,那才是君子之人。

  据孔孟思想都认为人性的本质本来是善良的。《三字经》第一句话就引用孔子“人之初,性本善。”不善是后天学坏了的恶习气。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说,我们走在路上,看见一个小孩子掉下井里,第一念头是救人,而不管这个孩子是谁家的,或是仇人的孩子,或是自己的孩子,因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爱、慈悲是人皆有,人看到悲惨、可怜的人心里一定为他难过。相反,荀子主张人性天生是恶的,他认为如果一个母亲生了双胞胎,当其中一个孩子要吃奶的时候,另一个孩子哭闹,把奶抢过来自己吃,可见人性是恶的,由此荀子认为人之为善那是后天教化塑造而成的。

  在孔子、孟子和荀子之外的另外一说,便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他认为人的本性,既不好也不坏。他说人性好比木头,用圆规一量可做成圆形,用矩一量又可做成方的。墨子也是这种主张,他说人性像白丝布一样,要把他染成黑的就是黑色,染成红的就是红色。人性无所谓善恶,善恶都是后来的染色。教育上“可塑性”的观念便和此相近。

  于是,人性是善是恶,或不善不恶,也就成了哲学上几千年来争论的一个焦点,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这些学理到今天还没有给人类以公认的定论,至少在学术思想上是如此。所以,我们常常提到人类的文化非常滑稽。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西方人同样吹牛认为人类最伟大、最了不起,自吹是万物之灵。但在万物的心目中,如猪、牛、鸡、鸭来看人类,说不定认为人是万物中最可恶的东西呢,也许人既狡诈又凶残,它们认为人类专门杀害它们、吃它们。可以说,被认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虽然有了几千年文化,但对许多基本问题却仍然都没有肯定的答案。比如,生命究竟从哪里来?人性究竟是善或是恶?

  人类本性的这个“质”究竟怎样?很难讲清。不过,人类原始的本性(质)也许是比较直爽的,一个小孩子所表露出来的动作,纵然是打破了东西,做错了事,他那个样子也都是蛮可爱的,因为他没有加上后天的颜色,还是人性的本质。要是人长大了都还是那样好不好呢?有一个老和尚,他收养了一个很小的孤儿,两三岁时就带到山上,关着门不使他与外界任何人接触,也不教他任何事。到抚养成人了,有一次老和尚下山去,一个朋友来访,问这个小和尚,师父哪里去了?这个小孩傻傻地说师父下山了。来客奇怪地问,你是他的徒弟怎么什么事都不会?小和尚说,什么叫做“会”呢?客人就教他见了人要怎么讲礼貌,如何讲话,师父回来时应该怎样对师父行礼。于是,客人把许多事都教给了小和尚,小和尚都学会了。客人没等他师父回来就先离开了,等到师父回来时,小和尚到山门外老远去迎接,连忙上前行礼问好。师父看见奇怪地问,你这一套举动是哪里学来的。小和尚说出了经过,于是师父气坏了,并找到那位朋友大吵一顿。他说,我二十多年来,不让他染污上任何是非善恶的东西,保留一副人性原本的清白,结果让你这一搞都搞坏了,二十几年来的心血白费了。

  同样,另一个老和尚也收了一个小孩。到了二十几岁时带他下山。下山前就告诉他,你没有到人世间看过,现在我带你去。城市中很热闹,五花八门,不过什么都不必怕,只有一个东西(老虎)你要注意,那是会吃人的。小和尚问老虎是什么样子,老和尚就把女人的样子告诉他,说这就是老虎。老和尚带他走了一趟,回到山上以后问徒弟,你最喜欢闹市里的什么?小和尚认为一切都很好,没有什么特别可动心的。老和尚又问,那什么东西最可爱呢?小和尚说还是老虎。

  这两个故事,都涉及到人性——“质”,所以一定要说怎样才是人的本质,是很难下定论的。如果质胜文,缺乏文化修养就不美。倘使文胜质便又很可能成为了书呆子。因为学识太好的人,谈学问头头是道,谈做人做事样样都糟,所以,孔子十分注重“文”与“质”两个方面的平衡发展。

  3、国商2班董碧滢我认为,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需要文质彬彬。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就是孔子说里胜过了表就显得粗野,表胜过了里就会浮华,表里协调如一,然后成为君子。然而现在的人都是表里不一;做人太浮夸,别人就不容易和你亲近。做人太粗野,别人就不敢和你亲近。所以,做人一定要表里如一,这样才能广结善缘,结交全天下的朋友。

  4、国商2班钱珺儒家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质”,指的是人类朴素的本质,“文”,指的是文化的累积。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这就是“质胜文则野”;倘若文化发达得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就会显出虚浮虚伪,这就是“文胜质则史”。所以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做到“文质彬彬”我认为作为君子,既要充实自己,修身养性,又要推销自己,为人所知。君子不是不求名,而是不求虚名。“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求的是名实相符,既不妄取虚名,也不埋没自己的才华。

  5、国商2班蔡欣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于孔子。我认为文质彬彬的人是人格的内在品质和外在仪表的统一。一个有个人修养,道德品质非常高尚的人才是能成为君子的人,要讲学习,讲文明,讲礼貌。注重礼仪修养,不断提高文明素质和文明礼仪,才能做到最好的君子。

  6、国商2班1号费盖男文质彬彬这个成语,往往是形容人的举止优雅,态度从容不迫,但这一解释只注重了文,而忽略了质。而孔子认为文与质,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须兼有的两种素质。,“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要“文质彬彬”,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

  7、国商01班15号宋春璐: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因此文质彬彬是文采和实质的统一体现在外在的表现。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元素之一,它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所以人们通常以文质彬彬来形容君子。现代生活中,我们也会听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坦荡荡”之类的话语,来形容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我们通常称赞某某有君子风度,所谓的君子风度是指一个人内在与外表的和谐统一,修养于内,发散于外。而今社会,有些人外表看上去很斯文,抑或是在他人面前表现的优雅,有礼貌。但当与他发生冲突的时候,或是碰到令他恼火的事情,他就表现得相当暴躁,甚至作出不理智的行为,这样的人就不能称作是文质彬彬,可以说是斯文败类。真正文质彬彬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一如既往,举止优雅得体,表里如一。

  8、国商二6号徐周华文质彬彬,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说:“里胜过了表就显得粗野,表胜过了里就会浮华,表里协调如一,然后成为君子。”我认为这段话可以从各种层次上来理解和发挥。

  大而言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要“文质彬彬”,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

  小而言之,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得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忘了做人的根本。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孔子认为,一个完美的君子人格应该是文与质的配合与协调,就如礼仪相符。孔老夫子的这种思想教会了我们后人如何来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9、国商2班10号金秋璐我觉得文质彬彬可以这样来解释:“文”则指文化的累积。“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所以“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

  10、国商1班沈燕:人们常说,文质彬彬。那么,什么是文质彬彬呢?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书虫。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有懂得礼仪的修养,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这段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文与质的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

  树立“文质彬彬”形象,就是要处理好质和文的关系。文是外表,质是内在。对一个人而言,质是质朴的天性,是指内在的品质、道德等方面;而文则是他的文采、文明等,是指外在形式特征。孔子认为,人的这些天性,不论其好坏,如果不经过社会文化的陶冶,不经过文的调节,就会失去善的一面。所以只有“文”和“质”兼备,两者平衡,互相和谐,才能算是个真正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文质彬彬的君子。

  11、国商2高萍文质彬彬,是孔子对君子形象的描述,也是他对君子人格的要求。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文”指的是文化的累积,“质”指的是人类朴素的本质。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这就是“质胜文则野”;倘若文化发达得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就会显出虚浮虚伪,这就是“文胜质则史”。所以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做到“文质彬彬”。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文”指的是文化的修养,“质”指的是质朴的品质。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倘若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又酸又呆,忘了做人的根本。真正的君子既有文化修养,又不会迷失本性,所以做人要“文质彬彬”。

  “文”与“质”的概念和范畴,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推而广之,“文质彬彬”还可以从审美、艺术、作文的内容和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等各个方面来进行理解和发挥。文质彬彬,是经由进得修业而达成的均衡和谐的状态,而内容与形式的均衡状态,就是“中道”。品味人生,认识世界,无不需要透过表面看内在,正所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孔学谨严,也重权变。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意思是: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因为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所以孔子看到了“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

  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了到达最后中庸的状态,许多时候往往不得不使用一些偏激的方式,所谓矫枉必须过正,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12、国商1夏俊杰这句话出自圣人孔子的《论语?雍也》。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诸葛长青: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只有能力素质没有礼貌修养、性情太直、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比较粗野;只爱好读书学习不提升素质能力、过于谦虚多礼、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太死板、书呆子气味太能。只有能力素质和知识学问相结合,配合得当,才能成为杰出的君子。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书呆子。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有懂得礼仪,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这段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文与质的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

  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孔子的文质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国商2徐洁琼(16号)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质”,指的是人类朴素的本质,“文”,指的是文化的累积。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这就是“质胜文则野”;倘若文化发达得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就会显出虚浮虚伪,这就是“文胜质则史”。所以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做到“文质彬彬”。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质”,指的是质朴的品质,“文”,指的是文化的修养。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倘若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又酸又呆,忘了做人的根本。真正的君子既有文化修养,又不会迷失本性,所以做人要“文质彬彬”。“文”与“质”的概念和范畴,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推而广之,“文质彬彬”还可以从审美、艺术、作文的内容和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等各个方面来进行理解和发挥。

  文质彬彬,是经由进得修业而达成的均衡和谐的状态,而内容与形式的均衡状态,就是“中道”。品味人生,认识世界,无不需要透过表面看内在,正所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14、经济系国际商务一班朱赛赛12号文与质,是一个品格高尚的君子必须兼有而有之的两种素质。"文"是指人在后天所得到的教化,是人的文化素养,“质”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质朴本真的禀赋,是人的真情实感,“彬彬”是形容事物相杂而又适均。文与质配合适宜,既有朴实本真的情感,又有高雅的人文修养,从而使人的情感能够合乎孔子所说的礼仪,具有文质彬彬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君子。“文质彬彬'是一种中和之美,把"文"与"质'结合再加之“彬彬”修饰。文质彬彬也是一种君子的完美人格。

  记得有个同学叫郑文彬,他在介绍他的名字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文彬,我的父母希望我不但能长得文质彬彬而且能够文质彬彬”这让我们很容易记得他的名字。文彬,他的父母希望把他塑造成一拥有文质彬彬的完美人格。

  15、国商一班方洁

  “文质彬彬”出自圣人孔子的《论语?雍也》。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说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有懂得礼仪,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这段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文与质的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

  且“文质彬彬”可以从写作、艺术、审美的内容和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质朴与文饰等各个方面来力。以理解和发挥,从而使“文”与“质”成为一对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的范畴得到深入研究。质、文关系,是儒家一对很重要的概念。如果是对一个人而言,那么质是质朴的天性,而文则是他外在的文采。孔子认为,两者平衡,互相和谐,才是最佳状态。

  所以偏了任何一方都是不行的,,如果偏向质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如果偏向文就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

  16、国商2林方仕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即为人处事如果表面功夫多于实质,或实质多于表面都不能恰到好处。文质彬彬即“中行也”即要求处事为人应恰到好处,要有真性情又当时时以礼为准绳,然后能成为君子。人常说:温润如玉、温柔敦厚即是如此,中行也。

  17、国商1班张薪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书呆子。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有懂得礼仪,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这段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文与质的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树立“文质彬彬”形象,就是要处理好质和文的关系。文是外表,质是内在。对*个人而言,质是质朴的天性,是指内在的品质、道德等方面;而文则是他的文采、文明等,是指外在形式特征。孔子认为,人的这些天性,不论其好坏,如果不经过社会文化的陶冶,不经过文的调节,就会失去善的*面。孔子又认为,*个人文化水平较高,并且很有文采,甚至超过了质朴,如果因此失去了作为人的本性,那就会变得虚浮,华而不实,言而无信,脱离实际,流于表面,就会浮躁、浮夸。这两种类型的人都不是理想的形象。只有“文”和“质”兼备,两者平衡,互相和谐,才是最佳形象,才能算是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即,文质彬彬的君子。

  18、国商2班朱琦唯长时间以来,人们对“质彬彬”有一种误解,即认为它只是“良恭俭让”的书生形象,而不是政治家应有的气质。这种误解源于不了解这个词语的本义。“文质彬彬”一语,出自孔子。《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后人解释:“彬彬,文质相半之貌。”由此可见,“文”与“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是文采、文华、文雅、通情达理;质是实质、质朴、行事风格。“野”是指粗野、蛮横、不通情理;“史”讲的是一种小文人的迂腐和酸气,看似博古通今,实则不明事理。

  “文”与“质”都恰到好处,并且根据情况、对象、事件性质、个人角色实现一个有机结合,才称上是“君子”。

  19、国贸班单凤:

  孔子这段话还有两个关键字:“质”与“文”。质,首先是名词材质、本质,其次才是形容词质朴。文,首先是名词文化、文明,其次才是形容词文雅。孔子博大且深刻,看问题总是抓住本质大谈特谈。说到人生,孔子始终紧扣一个“德”字。孔子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德,而德的核心是仁,其余皆由此而衍生,譬如树根与枝叶。当然,孔子深知单有仁不行,还必须有礼,礼就是秩序和规范;还必须有知有艺,知就是了解事物及其道理,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后面这些内容均属上述之“文”。孔子的综合辩证思想还可以从他的另一段话中体现出来:“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0、国贸班任利真:提及文人,很多人都会用“文质彬彬”来形容,“文”与“质”是两种发展方向,但它们没有孰优孰劣,在中国众多历史文人中,有“文优于质”的,也不乏“质优于文”的。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此话出自于孔子之口,首先就是由孔子入手,通过对孔子几大弟子颜回、子路以及子贡的介绍,比较分析“文”与“质”。子路作为半路出家跟随孔子的学生,虽说“文”不足,但率真的性格也有其可取之处。对于子贡来说,更可以说是“质”优之典型,可谓是具有很强外交、经营能力的人才。

  “文”和“质”事实上是不冲突的,是可以相互融合的,要做到兼容“文”与“质”,需要一种“文质彬彬”的能力,即充分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在大学生的成才道路上,要学会“摔打滚爬”,要在挫折中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全方位的发展,真正做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1、国贸班陈蕾: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书呆子。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有懂得礼仪,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这段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文与质的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

  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孔子的文质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君子,既要充实自己,修身养性,又要推销自己,为人所知。君子不是不求名,而是不求虚名。“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求的是名实相符,既不妄取虚名,也不埋没自己的才华。“文胜质则史”的“史”在此处,指在朝为官”的意思。而是“虚浮不实”的意思。

  树立“文质彬彬”形象,就是要处理好质和文的关系。文是外表,质是内在。对一个人而言,质是质朴的天性,是指内在的品质、道德等方面;而文则是他的文采、文明等,是指外在形式特征。孔子认为,人的这些天性,不论其好坏,如果不经过社会文化的陶冶,不经过文的调节,就会失去善的一面。孔子又认为,一个人文化水平较高,并且很有文采,甚至超过了质朴,如果因此失去了作为人的本性,那就会变得虚浮,华而不实,言而无信,脱离实际,流于表面,就会浮躁、浮夸。这两种类型的人都不是理想的形象。只有“文”和“质”兼备,两者平衡,互相和谐,才是最佳形象,才能算是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即,文质彬彬的君子。

  在当今现实社会中,克服“质胜文则野”的途径,就是今天所提倡的讲学习、讲文明、讲礼貌。要克服“野”的行为,树立美的形象,必须加强学习,注重文明礼仪修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文明素质和文明礼仪程度,塑造好自己的良好形象。达到道德发展的高峰,具有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文质相兼,可比德于玉。”

  22、国贸,孙国军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文胜质则史③。文质彬彬④,然后君子。

  大而言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要“文质彬彬”,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

  小而言之,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得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忘了做人的根本。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广而言之,“文质彬彬”还可以从写作、艺术、审美的内容和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质朴与文饰等各个方面来力。以理解和发挥,从而使“文”与“质”成为一对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的范畴得到深入研究。所有这些,当然不是我们在这里能够讨论得清楚的。

  在我心目中,文质彬彬的人非常讲礼貌,非常有文化,非常懂的是非正确,非常了解世间人情,有教养,有内涵,有目标的人。是君子也。文质彬彬的人一定是君子,一定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一定比别人更有教养~

  23、国商1班杜亚飞:这是一种礼貌行为,‘文’就是文化,‘质’就是品质,‘文质彬彬就是待人做事有品质、有内涵。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就提出这样的修养,可见其意境的高尚。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就更应该达到比这更高的境界,在待人处事方面做到彬彬有礼。

  潘诗兰同学谈文质彬彬。《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可见文质彬彬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孔子认为:质朴多于文采,未免显得粗野;而文采多于质朴,就会显得不真实。只有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自然与朴实是美德,文采与斯文是修养。过于朴实和过于斯文都是不可取的。一个人要做到文质彬彬,是要经过许多努力的。毕竟事物都是由量到质的过程。

  沈君华同学谈文质彬彬。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是指如果完全顺着原始人的本质那样发展,文化浅薄,则必然流于落后、野蛮。“文胜质则史”,如果是文化进步的社会,文化知识掩饰了人的本质,好不好呢?孔子并没有认为这样就好,偏差了还是不对。文如胜过质,没有保持人的本质,“则史”。这个“史”,如果当作历史的史来看,那就是太斯文、太酸了。我们要拿历史来对证:中外历史都是一样,一个国家太平盛世久了,国势一定渐渐衰弱,而艺术文化,却特别发达。艺术文化特别发达的时代,也就是人类社会趋向衰落的时候。如古罗马鼎盛时期,建筑、艺术、歌舞等等随之渐渐发展,达到了巅峰时期,国运也即转衰微了。所以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两样东西一定要均衡发展。只有后天文化的熏陶与人性本有的敦厚、原始的朴素气质达到互相均衡,才能真正成为君子。

  陈娟同学谈对文质彬彬。孔子认为:君子必须具备两种素质,而且要使这两种素质达到恰当的配合和协调的比例。其中:“质”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质朴无华的天性。所谓“文”,司马光言:“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玄歌雅颂之声。”是指人的外表的文饰,及后天“诗书礼乐”教养,是对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的文饰。“质胜文则野”说明,这种与生俱来的质朴天性中有好的素质,也有不好的素质,所以需要后天的“文饰”来弥补其不足。如果后天“文饰”不足,则会将先天本性中不好的一面暴露,使人看上去比较粗野,鄙俗。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才能体现出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呢?这就是:要将“义”作为他内在的人格*守,要以“礼”来约束、调节自己的外在行为,要以“谦逊”的方式与人言谈,要以“诚信”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只有做到了以上几个方面,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君子。孔子理想的君子人格应该将“道义”作为他内在质朴无华的“本性”,而将文明规范的礼仪作为他行为的外在“文饰”和约束标准,谦逊而忠诚地持守这种道义,将其实践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


  (https://www.daowx.cc/bqge4915/3103423.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