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大明第一督师 > 第八十三章 阅兵

第八十三章 阅兵


  第二天,曹文焕硬着头皮,把奏折送到了通政司。不过,这个折子到底起到了怎样的效果,就不知道了,曹文焕甚至没有得到崇祯皇帝的批阅答复,倒是刘元斌第二次来巡营的时候,大大夸赞了曹文焕一番,并告诉他曹化淳对这件事情很满意。

  而且,这次刘元斌还带来了曹化淳的命令,让勇卫营上上下下的武官都要照顾好曹文焕,看来,通过上折子这件事,老阉贼已经把他当作自己人了。

  有了曹化淳这个靠山,勇卫营的武官果然对曹文焕敬畏了许多。明末的京营,成份十分复杂,许多人都和皇亲国戚沾着点边儿,曹文焕刚刚接管营务,一来和这些部下不是很熟,二来这些人和宫里、朝廷都有庞大的关系网,这让他管理起来处处碍手。

  这次,曹化淳有了命令,这些人知道了新上任的主将和内宫的大裆有关系,所以一个个都规矩了许多。

  曹文焕没来之前,宋纪是战兵三营的主将,现在曹文焕来了,宋纪就成了他的部下。对于宋纪来说,多多少少是有一些怨言的。不过,曹文焕善于笼络人心,对于营务方面,他放心大胆的交给宋纪去管理,有什么事也和宋纪商量,人前人后都对宋纪十分尊重,这让宋纪感觉到自己虽然名义上处在曹文焕之下,而实际上,还是这个营的主将。

  其实,曹文焕这么做是有原因的,他年轻资历浅,虽然得到了京营其它几位副总兵的认可,尤其是黄得功的赞赏,而且宫里也有曹化淳撑腰。但是京营和其它地方的军队不同,禁军更是非比寻常,你知道那些下级武官中谁是宫里哪位太监的兄弟?谁是哪位勋臣皇亲的子侄?

  宋纪在这个营里呆的时间长,人头熟,对营务方方面面都很了解,给他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这是曹文焕的想法。

  还好,宋纪也是个豪爽的人,所以曹文焕在勇卫营中还算过得去,利用这个机会,他尽力去琢磨他的这些部下,尽量和他们搞好关系,一点一点和他们之间拉近距离。

  崇祯十年六月,首辅大学士温体仁倒台了。内阁张至发接任首辅一职,这人是温体仁一党,据说刚刚做上首辅,就指使御史台的官员弹劾勇卫营副总兵曹文焕,说他刚刚走马上任,就和其它副总兵深夜饮酒,烂醉如泥,有伤国体,请朝廷治罪。

  可是崇祯皇帝目前正在倚重武官,宫中又有太监帮忙周旋,曹文焕虚惊一场,好在并没有什么事,皇上只是下了一个斥责的诏书。不过这件事让他又有了新的感悟,官场的政治险恶,他得罪了温体仁,间接也得罪了一批朝官,以后做事一定要格外小心了,一定不能让他们抓住自己什么把柄。

  勇卫营是天子禁旅,粮饷充足,武器装备也是明朝最好的,连火器都是一流的。因为有孙应元、黄得功这些猛将操练,所以军营内士气高涨,堪称明末少有的一支精兵。

  战兵三营有参将宋纪,曹文焕也不操什么心,在京营的这些日子里,他想起了远在杀胡堡的曹刚、曹林,也不知道这两个小子现在怎么样了?还有五叔五婶,曹文焕前些时候写了一封信回去,五叔五婶也回了信,信中除了夸奖曹文焕有出息之外,还鼓励他在京营中好好干,两位老人家暂时不到京师,回到曹家庄去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的工夫,他穿越到明朝已经整整一年多了……

  崇祯十年八月,也就是曹文焕在禁军勇卫营中担任副总兵二个多月后,一个谣言在营内悄悄流传,据说中原剿贼的战事又有了变数,流贼越闹越凶,声势已经波及到了长江北岸,直接威胁到了明朝的陪都南京和江南财赋重地。现在朝堂上下议论纷纷,皇上正在准备让禁军出城协助剿寇。

  这个消息据说是从巡视的太监嘴里露出来的,营中为此小小庆祝了一下,黄得功等人摩拳擦掌,这几年训练营兵,早就等着这一天了,现在有了这个口风,把这几位主将兴奋得坐不住凳子。

  四位副总兵在官厅中小聚了一下,黄得功一个劲的发出感叹,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曹文焕一笑,他当然知道这个消息是真的,根据历史,勇卫营就是在这年的八、九月间出的京师,配合总理六省剿寇军务的熊文燦,对流寇进行征剿作战。

  过了几天,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皇上要巡视城防,顺便在午门的城楼上阅兵。

  阅兵就意味着事情有了结果,看来朝廷已经下定了决心,要让禁军去对付扰乱中原安静的流贼巨寇了。

  阅兵的前几天,兵部和宫里分别传来了消息,让京营做好准备。崇祯皇帝登基以来,日日夜夜操劳国事,这次是第一次登城检阅京兵,所以宫里负责兵事的内臣和朝廷六部的官员都忙碌起来。

  这次巡城阅兵,历史上也是有一些记载的,所以曹文焕知道的比别人都清楚一些。禁军勇卫营就不用说了,大部分都是实打实练出来的兵。但是京师三大营和其它营的兵就不一样了,这些兵都是皇亲国戚家里的奴仆冒名顶替上去的,平时占着名额,冒领一部分军饷,可是到了用到的时候,根本就捉不到影子。

  这种事情皇上当然知道,他也曾几次下令整肃京营,可是因为京师的官场太复杂,整肃京营就代表触犯大多人的利益,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崇祯即位之初,曾任命被阉党排挤的先朝官员李邦华为协理京营戎政的侍郎,李邦华也的确实心办事,整肃京营不遗余力,结果许多中贵和勋臣们因此失去了好处,就合起伙来陷害他,最后李邦华闹了个灰头土脸,还被皇上罢了官职。

  接任的兵部侍郎陆完学吸取李邦华的教训,就不太敢于放手整肃,于是得过且过的浮风甚嚣尘上,京营也就越来越败坏。现在皇上要阅兵,京营上下自然一片忙乱,对于怎么胡弄,怎么做好表面文章,营里营外一片吵闹。

  勇卫营这边,黄得功、孙应元这些高级武将,都急急忙忙的把抽调到家里当家丁的兵卒赶回了营里,“占役”这种事在京营中很流行,像黄得功他们这些武将也避免不了。倒是曹文焕,作为一个外调的客将,在这个营里反而没有什么亲随,始终是一个人。

  阅兵这天,营中的高级武官都发了一套崭新的盔甲,紫禁城的午门之外,人山人海,许多听说消息的京师百姓,都争着抢着过来围观。午门上的“五凤楼”设立皇帝的帷幄,六部官员、文武勋臣、皇亲国戚大部分都到场了,锦衣卫充当仪卫,五城兵马司负责治安。

  京师三大营兵数万,排列在午门前面,战马如云,刀枪胜雪,旗帜烈烈,如果冷眼一看,果然是一群龙精虎猛的雄兵,可是知道底细的人,都明白这就是一群腐兵,毫无战力可言,只是做出样子给皇帝看的。

  骑在白骠马上的黄得功,扫了一眼三大营的兵马,哧的发出一声轻笑,小声道:“直娘贼,也不知道朱纯臣和陆完学玩了什么手段,把三大营那些窝囊废弄得人模狗样的!”

  “老黄,”旁边的孙应元瞪了他一眼,低声道:“这是什么场合?你别胡说八道,小心惹来麻烦。”

  黄得功怪眼一翻,重重地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这次崇祯皇帝亲自阅兵,即是为了检阅京军,也是为了给禁军勇卫营壮行。所以排场虽然不是特别隆重,但是为了突出勇卫营,特意安排了一场操练。这也是兵部协理戎政的官员和部分阉宦相互合谋的结果。京师三大营的情况人人皆知,这些兵丁如果在皇上面前一表演,立刻就会露了破绽,所以只需要让勇卫营上前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既然勇卫营要代表整个京营去上操,自然要有一个主持的武官,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在了曹文焕的头上。

  这倒不是宫里太监的意思,而是崇祯皇帝本人的意思,也是杨嗣昌的大力推荐。曹文焕虽然年纪轻轻,可是因为这一年来声名鹊起,民间朝野拥有一些声望,相比之下,孙应元、黄得功等人在这个历史时期还没有什么威望,他们的威望都是后来出京剿寇之后积累起来的,所以皇上和朝臣自然而然就选择了曹文焕。

  虽然这件事令黄得功等人大为不快,论资历、论辈份,这营中的事情怎么说也论不到这个初来乍到的少年身上,但是既然是皇上的金口玉牙,别人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巳时一刻,崇祯皇帝朱由检身穿武弁服,在大汉将军的引导下,出现在“五凤楼”上,号炮鸣响三声,午门下的六部官员、文武勋臣和远处的数万兵卒将佐,纷纷俯身跪拜,三呼万岁,声振天宇,远处看热闹的京师百姓也纷纷跪地。

  朱由检面露微笑,这个壮观的场面让他心中有几分激动,他治理下的大明天朝,仍然拥有这么雄壮的劲旅。

  紫禁城外,阳光耀眼,旗幡飞舞,午门下人头攒动。兵部侍郎陆完学上前请示,五凤楼顶有人舞动杏黄小旗,阅兵开始。

  五凤楼正面是一片空旷的场地,门下是数百名文武勋臣,数万营兵分列在远处。曹文焕一身精铁戎装,带领事先安排好的一千勇卫营官兵,大步迈向场中,在楼前二十丈远近的距离停了下来。

  午门不远处,有一座临时搭建的点将台。曹文焕大步走了上去,冲着五凤楼的方向单膝跪地,大声道:“京卫指挥同知领勇卫营副总兵事,臣曹文焕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明天子麾下禁军勇卫营一切准备就绪,请皇上裁夺。”

  广场上一片寂静,曹文焕的声音清晰宏亮,远远地传了出去,激起了一片回响。

  周围的百姓听到声音,纷纷交头接耳:“哎,曹文焕是谁啊?怎么听着有些耳熟?

  “哎,你忘了啊?前些时候八大胡同里有人讲快板,说是大同的军营里出来一个叫‘曹猛子’的年轻将军,杀鞑子,破北虏,把京师都震动了……”

  “难道说的就是他啊,啧啧,果然是少年英杰,气势了得啊!”

  “好,大明就应该多出这样的将军,才能杀贼拒虏,保护咱们百姓的安全呐……”


  (https://www.daowx.cc/bqge31505/2034748.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