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修道从天蚕变开始 > 第76章 唐祜的办法

第76章 唐祜的办法


  自从朱棣上次逃脱之后,整个济南城中最郁闷的人就是唐祜,他比铁铉和盛庸两个人还要郁闷,并非是因为没有抓住朱棣,而是因为当日铁铉在他身后喊的那句:“军师莫要伤燕王性命!”当日要不是因为这句话,唐祜即便抓不住朱棣,发射暗器打死朱棣倒也不难,两军交战时候,对方统帅把脑袋都伸过来了,还有不动手的道理?但铁铉就是不让唐祜杀朱棣。其中的原因很简单:皇帝朱允炆对派出镇压朱棣的将领和士兵交代,不要伤害他的叔叔。

  朱棣造反了,朱允炆还要假模假样如此对待朱棣,有道是:天威难测!谁能知道皇帝心思是如何想法呢?也没有一个人敢问,朱允炆还称呼造反了的朱棣为叔叔,有朝一日朱棣被拿住,说不一定还是要恢复他燕王威严,到时候那个捉住他的人自然要倒霉,要是谁一个不小心杀了朱棣,那事情才糟糕,杀了皇帝连造反都能容忍的亲叔叔,这不是找死吗?可怜铁铉、盛庸他们,不畏朱棣大军将生死置之度外,却不敢违反皇帝朱允炆如此昏庸的命令,等唐祜明白其中的玄妙时候,济南城下朱棣的火炮已经运到。

  唐祜等待这一刻很久了,他虽然下令梅林七剑一定要杀了杨野,但在内心深处,他还是想和他的这个同门师侄,在战场上一较高下的。唐祜为人心高气傲恃才傲物,同门之中,姚广孝的能耐他学的差不多,自己的能耐他很自信,唯独还剩杨野在军事方面的才能,这一门不同于其他,不在战场上磨练永远只能是纸上谈兵,但战场又岂是普通人能够去的?眼下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唐祜又怎么会错过。他决心要赢得所有同门,就像他的武功能赢得当今天下任何一个人一样。

  战机稍纵即逝,朱棣从来都不会错过,火炮抵达士兵们都没有休息,就立刻走到济南城下,开始第一轮炮击。城头上,盛庸和唐祜站在上面瞧着,盛庸是知道火炮厉害的,他在耿柄文和李景隆军二人军中都见过,唐祜是第一次见到这个玩意儿,虽然久有耳闻,但他始终对火炮的作用有所怀疑,认为只是人们吹嘘的厉害而已。在唐祜看来,火炮和刀剑没有区别,要看在什么人手中使用,就像那日在永安镖局里,华山派、嵩山派、泰山派、武当派和黑道五大剑客,他们用的全部都是剑,但剑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有的很厉害,有的一般般,唐祜深信,火炮和这些都差不了多少。

  盛庸和唐祜二人站在城头,指挥炮兵和前排士兵冲锋的是杨野,杨野站在城下望向城头,唐祜站在城头俯看杨野,一个是天下第一大帮朝阳神教的右使,一个是武林新晋门派梅林七剑的主人,原本两个人分属同门是师侄关系,现在两人各为其主是敌对关系。唐祜想着杨野只会一些粗浅的武功,竟然能抵得住梅林七剑和永安镖局偷袭,自然是个不寻常的人物,杨野也大概猜出上次李景隆突然发难偷袭北平城,是唐祜的主意,而他现在居然仅靠自己的能力,摆脱李景隆来到济南镇守指挥,其能耐也非同寻常,两个人都想较量一番。

  此时,朱棣军第一轮炮击开始,火炮瞄准的正是城楼上的盛庸和唐祜,盛庸拉着唐祜离开城头,不想唐祜根本连动都不动,一声炮响,打在唐祜和盛庸站着地方下面的城墙上,因为是第一次发射准头还是不够。但只是这一声,唐祜抓住身边的盛庸,纵身一跃跳到通往城头的楼梯上,紧接着又是一跳,便到了下面,唐祜怎么都没有想到,这火炮和刀剑根本不是一回事情,只要你会使用,不管对方是普通人还是绝顶高手,都不可能抵挡住,甚至连逃跑都是不可能的。

  这一刻,唐祜才真正懂得了,为什么铁铉和盛庸如此担心朱棣将火炮运来,刚才那一炮,炸的唐祜到现在耳朵里还在嗡嗡作响,盛庸看着唐祜,知道第一次遇上火炮的人都差不多是这样,就独自猫着腰上了城头,指挥守城士兵。盛庸在躲避逃跑这方面是极有经验的,从耿柄文到李景隆,从北平城下到郑村坝之战,他一路都是被朱棣赶着四处跑,从北平一直被追到济南,穿州越府足足跑了千里多的路,他抛却了军人的尊严,却延续着一个正统统治者最后的统治寿命,还有什么能难倒他的呢?

  第二天,朱棣掘开上游的大坝,济南城就这样,一会儿被炮轰一会儿被水淹,朱棣望着济南城,如同当年李景隆看着北平城那样,用不了两天的时间,再经过轮番炮轰,济南城自然是不战而降,当年的北平城有严寒天气相助,最后朱高炽想出办法,在城上浇上水冻成冰,才挡住了南军攻势,可济南城呢?朱棣感觉现在南军士兵齐声喊一嗓子,济南城城墙上都能掉下一块砖,他现在已经不是在打仗,他要报复上次被铁铉他们算计的一箭之仇,要等他们支撑不下去的时候,自己打开城门出来投降。

  铁铉、盛庸、唐祜看着城外的火炮,压根一点办法都没有,唐祜原本还想到了晚上偷偷出城搞破坏,但现在朱棣将水坝凿开,纵使他武功天下无敌,也不可能在大水之中施展,这一次,济南城城破兵败只在眼前,他们三人全部都是这个想法。

  晚上,三人坐在总兵事务府院中,面对朗月清风享受着可能是人生中最后的一顿美酒。铁铉道:“我身为山东参政,想着一路奔赴济南在天子坐前护驾,却不料叛军如此厉害,身为朝廷命官,一不能为君解忧,二来还连累一方百姓受战乱之苦,唯有他日城破之后以身殉国。”

  盛庸脸上表情比铁铉复杂多了,在铁铉说完之后,他连续叹息几声,道:“想不到我还是不能击败燕王,以前老听人说:燕王善战!燕王善战!想不到从开国将军到名门之后,竟然都不是他对手,其实我现在已经对燕王战法深有了解,只是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铁铉和唐祜看着盛庸,铁铉道:“你如何还称呼他为燕王?”他们两人哪里懂得,这是军人之间的佩服,莫说朱棣是叛军,即便他是来入侵的外敌,也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铁铉又道:“算了算了,燕王就燕王吧!再说这也是大明朝朱家的家事,不然怎么叫作靖难呢?说来说去,不是我们的错,就是朝廷里面那些人的错,反正朱家子孙是一点错都没有的。”

  盛庸心说:到头来书生的胆子还是最大的。他听着铁铉的话,心中也是颇为感慨,不想唐祜突然死死盯着铁铉,盯了一会儿后低下头喃喃道:“燕王、靖难、靖难、燕王”他如此反复说了好几遍,猛一下抬起头看着他们两人,他们发现唐祜的眼睛都发亮了,不料唐祜哈哈大笑,站起来高呼:“我想到办法了!济南城有救了!”那一霎那,唐祜完全没有了之前那种绝顶高手的样子,倒像是个好不容易考中了举的学子。

  第二天,杨野带着士兵推着火炮,来到济南城下,却见城头上只是寥寥站着几个士兵,每人抱着一个牌子举过头顶,牌子上写着:“大明太祖高皇帝神牌。”那些士兵还怕城下的人看不清,嘴里高声喊着牌子上的九个字。杨野看着这一幕,如果是他独自领兵打仗,那么现在肯定将那些士兵轰的尸骨无存,但现在城楼上竖着朱棣老爹朱元璋的牌位,他不得不问一下朱棣该怎么做。

  唐祜昨天听到盛庸和铁铉说靖难两个字,知道靖难是朱元璋为了保全他朱家子孙的江山,定下的一种保护皇权的政策,朱棣用它发难,就不是叛军乱党,保证了自己政治上的正确性,现在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唐祜料定朱棣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


  (https://www.daowx.cc/bqge253677/1696728.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