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不敢说话 > 第二章 葬礼

第二章 葬礼


  沈沛的宿舍在走廊的另一头,和其他药剂师们的宿舍在一起。就连住宿区的走廊也是冰冷的,银色的墙体泛着极淡的冷光,长到看不见尽头的惨白灯管持续地发亮,永远没有熄灭的时候。

  赵灯替沈沛开了门,把房卡递给他。跨门而入的第一步,室内感应灯同时亮了起来,和走廊一样的惨白色。这是一间没有任何特点,放到任何一个基地都不会显得突兀的,单调平淡的屋子。一张单人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简单的盥洗室。墙上有显示器,可以根据喜好调成自己喜欢的景观——多数来自百年前视频资料的模拟与回放,还有一些加入了这个世代人们无源可寻的想象。

  “你想设定成什么模式?”靠在门口站着的赵灯看着他,“显示器有两个,这个我可以帮你调。”

  沈沛瞥了一眼那沉睡着的矩形屏幕,像是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安安静静地悬挂在床边的那面墙上,只要他想,那里可以显示出任何一种令人向往的景色。

  虚假到太过真实的,艳丽到太过刺目的风景。

  “就这么关着吧,我没什么特别想看的。”沈沛看到自己的行李被整齐地堆在墙角,扭过头对赵灯笑了一下,“省电。”

  “原则上熄灯时间十一点,早上八点上班,早餐供应时间在六点半到七点半之间,没什么特别的。”赵灯说,“但队长管得松,只要把事情做好,自由度很大。”

  他站直身子:“我带你去食堂。”

  *

  沈沛跟着他穿过活动厅和公共休息厅。每面墙上都有地面的投影,你可以同时看到碧蓝的大海和金色的沙漠,极地的冰川和广袤的草原。无数植物的嫩芽从土里冒出来,带着势不可挡的生命力向上生长。太阳升起又落下,带来壮丽的晨光和晚霞。

  这样的景色有多久没有亲眼看到过了,两百年前还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但谁又知道两百年前的事情呢?

  人们在这暗无天日的地底已经生活了一个多世纪,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地面漂亮的景色是司空见惯的精致的点缀,谁又能真正代入到自己的观感之中呢。

  全息也不行,神经植入也不行,模拟舱也不行。

  “你在北美这几年,交了朋友吗?”

  沈沛扭过头看着赵灯的侧脸,对方的目光笔直地投在前方,仿佛刚刚问出的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干嘛这么问?我人缘这么好,当然有朋友。”

  “没什么。”赵灯说,“只是你和我当时在学校时看到的样子,很不一样了。”

  “我才想要这么说。”沈沛嘀咕着,“那时候你简直就是个小傻逼,满嘴胡话想到什么说什么,哪像现在,装得跟个大尾巴狼似的。”

  那时他们都还是不满二十的年轻人,带着壮志未酬的热血梦想,像每一个联盟军人那样。是什么时候认识的赵灯,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下见了第一面,在沈沛模模糊糊的记忆里,已经什么都找不到了。回忆像是蒙着厚重的白纱,在他目睹了很多人的离开后,永不熄灭的惨白灯光终于在他脑中陷入黑暗。

  他也只有25岁,但仿佛已经开始遗忘掉很多事。

  他们来到食堂,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整个大厅充盈着饭香。沈沛挑了最贵的菜,盛了满满的一盘,吃得狼吞虎咽。赵灯坐在他对面,看他这副打从军校认识他起就从来没有变过的吃相,就像接下来就会死去,下一顿饭前就会迎来末日那样拼命地进食,无论多么昂贵的食材在他面前也会被迅速大口吞咽掉。

  赵灯知道,沈沛只吃最昂贵的食物,只要他负担得起,只要他能找到。他买下这些美味的食物,然后像一个饥饿的流浪汉一样吃掉它们。

  他曾问过原因,但沈沛什么都没说。

  或许说了,开了个无关痛痒的玩笑后,话题就被轻飘飘地一笔带过。

  从中央军校毕业后,沈沛放弃了总部提供的待遇优渥的工作,选择去北美继续深造,而赵灯选择留在了东亚一区的北区分部。他想不明白沈沛为什么会在那个时候选择离开,据说他在去北美的路上遭遇到攻击,险些丧命。

  他们算朋友吗?赵灯自问,并没有答案。沈沛看上去和谁都亲近,和谁都要好,可是又总带着疏离的空隙,让人们自动定位一个恰当的身份,介乎于“熟人”和“朋友”之间的某种蒙昧的状态。

  他把谁当做真正的朋友,只有沈沛自己知道。又或许,连他自己也并不清楚。

  沈沛把最后一口饭就着烤肉塞进嘴里咽下,赵灯也才只吃完了一半。他单手撑着侧脸看着他,听着隔壁桌两个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闲谈。

  “是几点?”

  “八点半。你有合适的衣服吗?我的找不到了,上次回家带回去,结果好像忘了带回来。”

  “无所谓吧,他不会在乎这些。”

  “是不会,但总觉得不太好……我们花了这么久才找到,他应该值得更好的对待。”

  只言片语落进沈沛的耳朵里,他收回了漫无目的的注意力,重新看着赵灯。

  “这几年你经历了些什么?”他问,“怎么变成了这样?”

  赵灯擦了擦嘴,抬眼看他。沈沛这才注意到他额角的伤疤,被垂下的碎发遮掩着,不注意便看不见。

  “在学校的日子总归是很好的。”他带着极浅淡的笑意说着,这是他第一次露出笑容,哪怕是稍纵即逝的一瞬,“你在研究所,而我在战场,这就是原因,不需要多说的吧。”

  沈沛沉默着,而赵灯继续说下去:“适配失败后,我进了勘察队。两个月后,队长殉职,小队解散并到另外一组,半年之后,伤亡人数过半,我的右眼受伤……再后来郑队长调我到他身边,开始做文职工作,直到现在。”

  此时此刻,食堂的两面墙上是黄昏带着金色暖光的投影,另外的两面则是清晨。太阳在这四面空间中循环往复,整个大厅里笼罩着一半温暖一半清冷的浅光。

  而赵灯的声音在这样暧昧不清的光线里显得更加冷静。他不再是当初那个一言不合就挥拳走人的少年了,也不是那个为了一顿夜宵就违反校纪翻墙出去的学生。他问沈沛,你亲眼见过前一天和你还是同寝的好友,接下来就死在你眼前的场景吗?

  沈沛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沉默着喝下一整杯的水,而赵灯也吃完了最后一口饭。

  “和我详细讲讲这里的情况吧。”沈沛说。他身后的墙上,又一轮新的太阳升起了,光线开始变得更清晰。

  赵灯扯过一张再生纸,从胸前的口袋里拿出一支笔。

  “北区分部的基地一共有七扇门。”他在纸上画着,“是创世元年之前的人们为了躲避地上生物的追捕,潜入地下寻求生存空间时留下的。我们有七个驾驶员驾驶战甲分别守护这七扇门,这是我们连接和其他区域的出入口,也是有朝一日人类或许可以重返地面的希望。然而我们已经在地底生活了太久,久到足够适应这种生活,久到再没有亲眼见过地面景象的人活着。像你我这样出生于创世元年一个多世纪后的人,也根本没有什么关于地面之上的实感吧。”

  “与驾驶员匹配的药剂师,也就是你担任的职务,是我们现在最缺的。因为要将人的神经与战甲连接进行同调,需要药剂师从旁协助。本身能与驾驶员图谱相容性高的合适的药剂师就很少,加上在神经连接分担压力的过程中又总有危险,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人。”

  赵灯看着沈沛:“听说你与所有人的适配率都能超过百分之六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你就没想过,我是怎么得出所有人这个概念的?”沈沛丝毫不回避赵灯的目光,他看着他,目光毫无波澜。“无休止地适配,无休止的换不同的人,在庞大实验基数之上得来的百分之六十的数据……”他轻轻笑了一下,笑得只有气声。

  “你也知道适配对于药剂师和驾驶员存在双方的伤害,当适配开始,两个人承担的精神压力是相等的。这两个职业的致死率这么高,有将近百分之九十失败率在适配过程中,或死或残,而剩下的百分之十成功后,得以走向战场。我资料里的数据是怎么来的?我已经承受过很多次适配了,多到我自己都记不清。你问我有什么感觉,事实上,我已经麻木到什么感觉都没有了。”

  他依然笑着,嘴角轻轻扬起,像是寻求心理帮助的病人躺在长椅上,正回忆着什么轻松的过往。

  “成为驾驶员难道不是每个人的荣耀?在我们还在学校里,甚至更早,在我们出生于这个地底世界,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驾驶员难道不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小时候总会有人将他们称为骑士,多么好听崇高的称呼。”

  “而我永远无法成为驾驶员,无法成为人们口中的骑士。”

  太阳升起又落下了,这只存在于影像中的,日复一日的盛景,在虚假的司空见惯中,成为人们眼中见怪不怪的景象。

  赵灯没有再问下去,两个人陷入短暂的沉默,后来又由沈沛打破了这种气氛。

  “我是来顶替谁的班?”他问,“我被调来时,总部没有和我直接说明。”

  “你会很辛苦,尤其这段时间。”赵灯将笔收好,将那张画着乱七八糟线条的纸递给沈沛。“本来,三号门的守卫者,驾驶员的药剂师在最后一次适配中承受不住压力,险些精神崩溃。队长让他退役了。你本应顶替他的缺口。但是前两天,四号门和五号门同时受到攻击,一名驾驶员阵亡,一名消失。虽然替补队员已经在待命,但是主战甲无人驾驶,队长也没有办法,才让双胞胎提前受命。”

  沈沛瞅着手里那张纸,上面画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一概认不清。他用两根手指夹着那张纸:“你这是要给我看什么?让我收藏吗?”

  “让你擦擦嘴,嘴角沾着酱汁已经很久了,我忍不了。”

  赵灯没理会沈沛的眼神,继续说道:“我提前和你说好,这两个小孩,之前我们也找过很多药剂师来匹配,最高成功率也只有百分之五十二左右。你认真听好,看着我!我们找过很多人,都不能成功,所以我担心你,你听懂了?”

  沈沛把擦了嘴的纸揉成一团:“下午要是没什么事,我打算回去好好看看他们俩的资料研究一下。你把之前关于这两个小孩参与适配的所有数据都发给我——不是说我要负责三号吗?三号是谁?”

  “三号昨天刚刚被派到南区增援了,这几天不会回来。”赵灯站起来,带着沈沛往宿舍的方向走。他知道自己这位老同学认路的本领不像他专业能力那么强,不介意带他多走几遍。他们并排穿过黄昏与清晨,穿过日升和日落。

  “你晚上有什么安排?”沈沛问,“我刚才看食堂里的人,他们好像都在说着同一件事。”

  “晚上会举行一场葬礼,分队的一些人都会参加。”赵灯垂下眼睛看着沈沛,这一次他走在了他的左边,沈沛可以看到他眼角的伤疤。

  “原来守护四号门的驾驶员,战甲在战斗中被解体,他连同驾驶舱遗落在海里,在你到达这里的两个小时之前,我们刚刚找到他。”

  有笑声传来,几个儿童的笑声,由远及近再跑远。是墙上的全息投影。他们已经走过了休息区,墙上的风景是一望无际的蓝天和草原,一群孩子笑着跑过画面,发出悦耳清脆的笑声。

  “还有一个驾驶员呢,你刚才说过的,你们没有找到他吗?”

  “没有。”赵灯的脚步略微加快。他们穿过活动区,里面有几个人在给自己加训,还有几个躺在地上休息,盯着惨白的天花板发呆。

  “他连同战甲一起消失了。那次战斗后半,他的通信讯号全部受阻,不知道被哪里干扰,然后我们就和他失去了一切联系……而且再也没有找到他。”?沈沛心想,这样的事情,应该算是高度机密,也方便让我一个刚刚来这里报道的外人知道吗。

  赵灯送沈沛回到宿舍,离开之前,他认认真真地看着沈沛的眼睛。

  “你是从总部来的,对吧?”

  “对啊。”

  “为什么?”

  “为什么?”沈沛抬起头看着他,微微眯起眼睛,笑了起来。

  “因为我这种高端技术人才,总部得爱惜我啊。”

  他的声音听上去带着理所当然的,玩世不恭的故意情绪。他的睫毛很长,在惨白的室光照射之下,投下更长的阴影,遮住了眼神。

  *

  是晚上八点半。

  沈沛想起中午在食堂听到的闲话。赵灯说的葬礼,是在晚上八点半。

  他提前整理好制服。成为联盟军人后,他就没有再穿过黑色的西装了。他们的制服本身就是黑色的丧服,以便随时可以做好准备参加同僚的葬礼。

  他并不知道葬礼在哪里举行。他要做的只是在合适的时间,跟着黑色的人群一起走。

  他们来到基地另一侧的一个宽敞的大厅。那里已经站了很多人,却没有一点声音。沈沛站在房间的角落里远远地看着。他既不认识躺在那里的殉职的驾驶员,也不认识这里的绝大多数人。他从竖在墙壁正中央的名牌上看到死者的名字。程慈。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而已,在沈沛这个陌生人看来,留不下任何特别的印象。他在照片里显得很年轻,带着拘谨的笑意,脸颊边有一个浅浅的酒窝。叫程慈的年轻人躺在黑色的石台上,穿着黑色的制服,领口别着黑色的鲜花。这种只生长在地下的黑色的植物,以妖娆的身姿盛放着,在故去之人的胸口,笼罩着死的气息。

  连呼吸声都听得见。近百人的呼吸声,安安静静地此起彼伏,像是温柔的海浪,一波一波从房间的这头涌向那头。

  这空空的房间里什么都没有,没有地上景色的投影,没有模拟的自然光线。墙面光秃秃的,惨白一片。

  郑白衣也到了。他也穿着黑色的制服,表情严肃,那样子和沈沛在办公室见到的很不一样。他以为他是个迷糊的年轻人,和自己差不多的年纪,因出色的战绩担任队长的职责,身上还带着些孩子的习性。可此时的郑白衣穿过人群来到程慈的身边站在那里,背影挺拔得像一棵沉默的树,软软的头发全部梳向后面,表情带着苍凉的底色。沈沛远远地看着,第一次意识到,郑白衣的灵魂,可以比自己年长很多。

  沈沛参加过一些葬礼,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人。在北美研究所时也参加过一些殉职驾驶员的葬礼。每个基地都有自己不同的讲究与习俗。而在这里,在东亚北区分部的葬礼上,没有悲伤的音乐,没有致辞,没有哭声,没有任何一点多余的刻意的声音。

  大家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从里至外形成一个不规整的圆。圆心是死去的青年和亲近的人,越往外越是来追悼的其他的人们。

  沈沛没有找到赵灯的身影,他也许站在别处,也许站在更靠近圆心的地方。而他站在圆的最外侧,安安静静地站着,在这片黑色的无声的漩涡里。只有呼吸声,呼吸声组成的温柔的海浪,平时会忽略掉的生命最初的微弱之音。这片温柔的声音托着死去的灵魂,将他托向更高的地方,将他托向从未曾有人见过的,理想中的天空。

  出生在地底的青年为了理想中的天空死去了,他理应被送往那样的地方。

  最后,郑白衣率先敬礼,整个圆形的海洋都在默默无言的敬礼,沈沛也一样。

  叫程慈的青年,他想,你看到那片传说中蔚蓝色的天了吗。


  (https://www.daowx.cc/bqge219963/1392171.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