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不羡京华远 > 第26章 护国寺(二十六)

第26章 护国寺(二十六)


快入秋的北京有点干燥,丁贝平天天都会涂润唇膏。

        韩江宁亲她的时候自己嘴唇上也沾了点,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你重新涂吧,都沾到我嘴巴这了。”

        说完又问了一句“怎么甜甜的?草莓味?”

        丁贝平笑了“猜的挺准。”

        她在北京的这些日子过得挺舒坦,时不时去冯宁哪儿一起画画,李白雁和韩妈妈喜欢拉着她逛街,逮到什么好吃的小吃店就拉她进去尝一尝。

        以及,她现在勉勉强强可以喝小半碗豆汁儿。

        这件事韩江宁都觉得神奇,豆汁儿这玩意,不是老北京还真喝不习惯。

        丁贝平想了想回答道“我其实也不是太喜欢,就是勉强可以接受它的味道了。”

        韩江宁点点头“估计你再喝几次就会习惯了。”

        丁贝平养成了每天玩完回来都会做手账的习惯,韩江宁凑过去看了一眼,笑了“你这是在写游记呢。”

        厚厚的一本牛皮纸本子,她已经写了一大半,她的字很好看,是笔锋潇洒的行楷。

        上面还有她手绘的各种小插图,画的可可爱爱。

        丁贝平翻了翻前面的,“算是游记,也是我的日记。”

        见韩江宁好奇,她递给他看,“不光光有北京的旅游见闻和感悟,还有给你做导游的时候,在南京做的旅游攻略。”

        丁贝平有点可惜“明年一定要带你去看看南京栖霞山的红枫,还有颐和路秋天的梧桐树。”

        韩江宁接过她的手账本笑道“急什么,来日方长,等以后咱们都有空了,祖国大好河山,我们都可以不紧不慢的慢慢欣赏。”

        韩江宁翻开第一页,就泛滥起微笑,他刚刚洗过澡,没戴眼镜,眼神格外清澈。

        第一页上是韩江宁的q版小人头像,一个箭头指向了小人头,旁边是一大段文字。

        她写的是“今天,我在秦淮遇到了这个人,他叫韩江宁,江宁区的江宁。我和他一起逛了秦淮,还去坐了画舫”

        韩江宁笑着看到这里,就被她红着脸从手上拿了回来,她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我都忘了前面还有关于你的了,不许看,这是我的秘密。”

        韩江宁偏过脸,憋笑道“好好好,我不看。”

        说完又凑过去逗她,“什么秘密啊,我都猜到了。”

        丁贝平抱着那本复古手账本,隔着厚厚的牛皮纸页,她却好像摸到了自己“扑通扑通”在跳动的心脏。

        她嘟囔着嘴“咱们五十步笑百步。”

        韩江宁笑了开来,他走过去牵住她的手,温柔道“李阿姨说得对,你脸皮薄的要命,还特别容易害羞。”

        丁贝平在他那双含情的丹凤眼里不说话,只觉得手上的手账本都在发烫。

        果然,不能看自己以前写的东西

        韩江宁捏捏她泛红的脸,低下头主动和她拉近距离,他们的鼻尖都在微微的恍惚中,轻轻触碰。

        丁贝平觉得他要亲上去,可是他就故意似的保持着这不过分毫的距离。

        他们都在忍耐着什么,丁贝平觉得自己此时此刻的心跳声,就像是烧开的水壶,一下一下往外面冒着蒸腾的热气。

        刚刚手账本里那些关于他的话,他肯定都看了个大概,但他这样笃定又温和的眼神反而更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她清了清嗓子,刚想说些什么,他就一只手摸上她的头顶,让她想说的话卡在了喉咙里。

        他的掌心干燥而滚烫,这温度像是传递到了她的心口处,让她跳动的心脏,被一阵温暖的海潮包裹住。

        她在此刻失声,被他含笑的眼神激得脸更加红。

        这个男人的眼睛,就像是一本书,她在南京的秦淮河那儿看到了他的楔子,从此走近他迷人的篇章里,再也不能出来。

        高尔基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上学的时候,她经常写到自己的作文里。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她怀着求知若渴的态度,走近他的生命,翻开他的故事,并将自己的存在添加到他人生最浓重的色彩中去。

        这一切,都在那个相遇的夜晚,以及现在那么近的距离中,自然而然,心照不宣,浑然天成。

        她太了解他,就像了解自己手臂上跳动的脉搏是为什么突然节奏剧烈。

        韩江宁弯弯眉眼,那眼神里传来的信息,她不用思考,都能明白和读懂。

        如果自己没猜错

        她尚且在心里这样想,他便一个低头,把轻的想羽毛一样柔软的吻奉送到了她的眉间。

        丁贝平刚刚想的就是,他一定会亲吻自己。

        那吻从眉心开始,一直顺着她的鼻梁处,亲到她的嘴唇。

        她尝到了他嘴里薄荷味牙膏的味道,那种冷冽的清凉,混合着滚烫的吻,像是要把她的天灵盖劈开一样刺激。

        他的手放在她的腰上,她逐渐放松了下来。

        丁贝平在心里想,自己不仅仅是读故事的人,也是在他生命里写故事的人。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从见到他的第一眼开始。

        她就被赋予了这样的角色和使命,他们人生的轨迹从此不断交织,不断穿梭,他们行走在时间的隧道里,一边亲吻,一边慢慢的学会爱,懂得爱。

        这吻里,有太多告白,薄荷的清凉,像是被滚烫的温度融化的冰块。

        北京的秋天让一切的一切,都开始变得缓慢。

        从老胡同里白蜡树的第一片叶子开始变黄。

        从他慢慢睁开迷离的眼,松开她被禁锢住的腰。

        他在她耳边用低沉的语气说道“我也有秘密,你要不要听一听?”

        □□,是带着激烈的亲吻后,特有的沙哑,像是干燥的沙漠里,他一张口,沙堆中开出的玫瑰花。

        “我的秘密和你的一样。”打着哑谜的泛泛笑意在他的眼神里流淌。

        丁贝平的心跳陡然一顿,随即绽开了笑颜,她都明白,她都知道。

        他却继续开口,亲自将这哑谜,一层一层掀开面纱,拨开云雾。

        “我也是从第一眼开始,就喜欢你的。”他认命般的又重复了一句“就一眼,真的就一眼。”

        夜晚的月亮,在窗外轻轻微笑,它是南京的月,也是北京的月。

        它从云层里探出头,看好戏似的把月光洒满秦淮,再洒满现在这万家灯火里渺小的房间。

        丁贝平含笑拥抱他,又听见那个男人在她耳边温柔出声,像是他人生之书里,用最舒缓平淡的文笔,描绘的寻常情诗。

        他说的是“刚刚你手帐本里画的我,还挺好看,回答你第一页问的一个问题,我确实是为了认识你,才让你给我画素描和当导游的。”

        他低低笑了一声,“你猜测的都是对的,我接近你,就是想和你在一起。”

        其他所有的细枝末节,不过是为了最后的拥抱,打上的幌子。

        不是多高明的手段,但爱情本能的追逐游戏里,唯有真诚一条,就是让所有招数不攻自破的武林秘籍。

        人们都懂,但做到很难,连遇到可以棋逢对手爱一场的人,都是奢侈。

        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也做到了。

        天微亮的时候,两个人的身上还有昨天晚上荒唐过后的气息。

        像是宿醉一场,所有记忆都变得朦朦胧胧,太阳光照了房间里一片灿烂,她的锁骨处,还有粉红色的一点吻痕。

        他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催生的情愫太浓,不管不顾的太过放肆。

        醒过来的时候,都已经是中午了。

        韩江宁中午带她去吃了北京的铜锅涮肉,等上菜的时候,丁贝平有些好奇的问他,“北京的铜锅和火锅的区别在哪儿?”

        不知道是不是和韩江宁相处的时间久了,丁贝平说话都被他带着有点儿话音了。

        韩江宁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区别其实不是很大,但还是有的。”

        他举例子道“一般的火锅都是麻辣底料,不能吃辣的也可以选清汤锅,番茄锅之类的,但老北京的铜锅就一种汤底,清水加葱姜和枸杞,口味比较清淡,靠的是酱料给食材调味,有麻酱,韭花酱这些。”

        他又想到了什么,补充道“配菜上也有区别,火锅的配菜荤的素的海纳百川,按照自己的喜好,都可以一股脑的放进去,但北京铜锅的配菜挺少的,都是以羊肉为主,配菜也就豆腐,白菜之类的。”

        开吃的时候果然是韩江宁说的这样,汤底是“清水一盏,葱姜二三”的清淡汤底,这样没有太多添加的汤底,反而更能彰显羊肉的鲜美。

        上来的羊肉都是鲜切的,而不是冰箱里速冻的冻切羊肉。

        每一片羊肉都切的很薄,晶莹剔透的,在热气腾腾的锅里一涮就熟。

        丁贝平没动手,一切都交给韩江宁来涮。

        南方人吃火锅通常都是油碟蘸料,没有具体的配方,喜欢什么料就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在里面。

        但北京铜锅涮肉的蘸料很有讲究,有独特的配方,正宗的味道就得按这个配方来。

        芝麻酱,韭菜花,还要加上腐乳汁,这还只是些辅料。

        重头的是滴上辣椒油,再放点耗油,虾油,葱花儿撒上一大把增香。

        丁贝平从来没吃过麻酱,她一次用麻酱调成的蘸料吃羊肉,居然觉得这新奇的味道还不错。

        肉的口感细腻又鲜美,配上麻酱的香味,越吃越上头。

        全程韩江宁的服务很到位,丁贝平被这铜锅的热气熏的眼睛亮晶晶的,她突然品尝出了这北京铜锅涮肉的神奇之处。

        饭后小食韩江宁给她点了一个红糖麻酱饼,刚出炉的热热的端上来,又酥又脆,里头还有浓浓的糖粒感。

        韩江宁给她递了一张餐巾纸,“怎么样,味道还行吧。”

        丁贝平点点头“不错,挺好吃的,我一次尝试麻酱,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吃完午饭,两个人去护国寺那里消食。

        护国寺街比起其他景点,人并不是非常多,加上今天降温了几度,没有大太阳,还挺凉快。

        旅游景点其实都大同小异,丁贝平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消消食,因为午饭吃得有点多。

        韩江宁一直在给她涮羊肉,自己倒是没吃多少。

        丁贝平看了他一眼,悠悠叹了口气“唉,来北京一趟,感觉都要长胖了。”

        韩江宁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没事没事,下次带你走一趟故宫,爬一次长城,保管把热量抵消掉。”

        丁贝平笑了“韩江宁,你这安慰无效,你应该这样安慰我,你一点都没有长胖。”

        韩江宁配合她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如此,行,我记下来了。”

        护国寺两边有不少小吃店,两个人中午都吃饱了,没什么胃口再吃别的了。

        走走逛逛,不少小吃店的香味飘了出来,丁贝平牵着他的手问“是不是这里的小吃比南锣鼓巷好吃?”

        韩江宁想了想回答道“护国寺这里的小吃确实比南锣鼓巷要好吃很多,但我是北京人,从小吃惯了,你要我说具体多好吃,我觉得味儿都大差不差,除了几家老字号特别不错。”

        “那几家老字号阿姨和冯老师都带我吃过,确实比其他地方好吃一点。”

        她列举道“有一家的面茶味道还行,我一开始想把它搅拌均匀,阿姨让我别搅拌过来,说不拌喝的才香。”

        韩江宁笑了“你居然喜欢喝面茶,不少外地的游客最受不了的是豆汁儿,其次就是面茶。”

        丁贝平摇头“我也算不上多喜欢,但比起豆汁儿我觉得它还不错。”

        两个人沿着护国寺街一直往东走,路过护国寺若干小吃店,前头就是护国寺街52号的溥杰故居。

        再往前走,是富华斋饽饽铺,里面有奶酪果子冰,宫廷玫瑰饼和豌豆糕一系列的点心甜食。

        韩江宁问她要不要进去来点儿,丁贝平笑着拒绝了“别,我得克制住些,要不然真要长胖了。”

        韩江宁清了清嗓子活学活用道“你不胖,你真不胖,我都看不出你哪儿长肉了。”

        这是在调侃她刚刚的话呢,丁贝平对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哭笑不得。

        富华斋饽饽铺前头是不开放的庆王府,梅兰芳纪念馆,辅仁大学旧址还有恭王府。

        两个人再往北边哪儿走就是后海了,湖边有微风吹起,带着一点点秋意凉丝丝的开端,吹拂在脸上还挺舒服。

        湖边人挺多,还有人在划船。韩江宁和丁贝平站在湖边的位置吹风,觉得时间真的就像小时候作文里写的一样,白驹过隙,一下子就跳没了。

        丁贝平舒服的伸了一个懒腰,冲他温柔一笑。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因为面前的景色,是这样安静。

        有飞鸟掠过湖面,留下一道长长的涟漪,就像是心中恍然闪过的心事一样。

        他们对视的目光温和,韩江宁问她“觉得北京城怎么样?”

        丁贝平笑了笑“北京啊,挺大的,小吃挺多,风景也很好看,比起南京,是不一样的城市风情。”

        她语调温柔,“关键是,我想来看看,这座关于你的城市。”

        有微风拂过,吹动枝叶簌簌发声,像是与风低语,也像是与这辽阔的天地悄声说话。

        韩江宁看了看透着微光的天,弯弯眉眼,“我们之间的故事像水一样平淡。”

        他话锋一扬,像是章节里的破折号,有着递进的含义。

        “你我的故事虽然平铺直叙,或许在外人眼里单调乏味,不堪一读。但是关于我的篇章,再也离不开你的存在。”

        他在风中徐徐展颜“我需要你,直到我人生的故事完结。”

        “你是我的句号。”


  (https://www.daowx.cc/bqge21788176/29865890.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