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重生寒门 > 第23章 补货

第23章 补货


  正主被忽悠过来,重头戏隆重开场。

  宋义用“我爸说了”四个字开头,他套用前世适用所有偏远山区的致富经,比如不可能像大城市那样搞工业,没有基础,只能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特色来赚钱。庆安多山,除了传统的林业和木材加工,还可以发展茶叶,种植果树,搞特种养殖,圈养野猪野鸡野兔培育香菇等,满山的竹林可以发展编织和;庆安多湖泊,可以养殖鱼虾和养鸭。

  宋义最后假装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我爸说了,北京烤鸭很有名,庆安也有做板鸭的传统,做不了烤鸭我们可以做板鸭,只要搞好了,也能赚大钱。”宋义之所以把鸭子放在最后,是因为在前世,庆安板鸭真的被做成了一项品牌产业,记得宣传资料介绍,庆安板鸭暗香可口、其状如扇、外形美观、携带方便。鸭肉丰满细腻、肥而不腻、皮薄鲜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功能。

  “好!你爸说的对头。”林宏中本来只是随便聊聊,哪知道宋义居然给他写了一篇大文章,越听越觉得有意思,脸色也逐渐凝重起来,心中暗挑大拇指,这个宋老师还真有点水平。

  宋在经越听心里越发虚,不知道小儿子抽的什么风,又不好当面阻止,只能不停地祈祷千万别出什么问题。

  他这一叫好,宋义却趁势话锋一转,来了句:“我爸说了,但是,”

  林宏中正听的兴起,一看这小子还卖起关子来,忍不住皱了皱眉,他官场多年,什么人没有见过,以为宋在经授意儿子想搞幺蛾子,扭头就要找宋在经说事。林红突然跳了出来,“别老是你爸说了,你都多大了,还你爸你爸的,吞吞吐吐的不像个男人,快说,但是什么?”

  林红作为官宦子弟,见识当然是有的,她也听的津津有味,和父亲林宏中一样,宋义说的这些他们也都知道,但是从来没有人像宋义那样,归纳的方向清晰,脉络分明,好像把一幅宏伟的庆安发展规划蓝图展现在他们面前。

  宋义哪在乎她的质问,还是延续“我爸说了”的风格,亮出了戏肉,“我爸说了,要想富,先修路,我爸说是眉山路县长说的,庆安要富,也要先修路!我爸老夸您的修路政策好,一直想向您请教。”

  “哪是什么路县长,是眉山县长徐启斌。”林红洋洋得意,终于找到了强于宋义的地方。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是有“路县长”之名的徐启斌说的。

  1982年加宽改造眉山县公路建设,同年交通部在眉山现场会上,向全国推广了“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得到中央书记处认可。这一句话是针对交通落后地区而言的—落后的交通阻碍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进度,落后的交通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旦交通得到了改善,当地的资源优势就能迅速的转化成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的及发展!

  因为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生产力产生的成果,如果没有路,生产力就提高不上去,产品也没办法运送出去流通到下一个环节,这样社会生产力就会产生极大的浪费。比如建立工厂,生产产品,可是没有路,产品运输就特别麻烦,由此造成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减少,GDP就会减少,慢慢恶性循环,这样产生的后果就是工厂生产减少,经济也就上不去。可以说是路是城市的骨架,交通越发达,城市发展会越来越好,交通有着凝聚作用。

  林宏中等了半天,终于知道宋义这小子憋的什么屁,原来是想替他老爸拉关系。

  官员到了一定级别,对于想靠拢自己的下属,就不可能是来者不拒,总要挑选一下,机会肯定是有的,但也要看人下菜。江贵是林宏中的人,曾经提起过宋在经,评价是“能力有余,圆通不足”。林宏中知道一中要提拔副校长的事情,不过副校长级别太低,不值得自己关注,今天要不是女儿林红说宋家父子很有意思,他也不会同意宋家父子搭乘自己的小车。今天见了宋在经,能力确实不错,圆通方面好像也还可以,还知道拐着弯借儿子之口拉关系。

  “宋老师,你是多年的优秀教师,欢迎到我家来指点林红的学习。”林县长决定给宋在经一个机会。上位者谙熟圈子里特有的说话方式,总是那么含蓄内敛,永远不可能直白,林宏中这样说话,已经算给了宋在经天大的面子。

  胜利!忽悠成功,总算没有白费口舌,宋义长出了一口气。

  正事谈完,几人聊了聊学习,分别讲了些趣事后,都开启了闭目养神模式。

  不知道过了多久,宋义突然感觉有人晃动自己,睁眼一看,车子已经到了汉口。

  还没到郑大侠的店门口,伙计光子已小跑着迎了过来,“啊呦,怎么这么快就来了,是不是误了车回不去家,还是?”话音未落,被人一脚踢在屁股上,“你这张嘴会不会说话,不会说就闭嘴,还不快去买两份热干面请客人吃饭,一点眼力见都没有。”踢人者正是郑大侠,他满脸堆笑着欢迎道:“宋老师,小兄弟,快请进。”

  一路奔波,确实饿了,宋家父子也没假客气推辞。宋义一进店,就看到店里变了模样,角落里摆放了一面落地的穿衣镜,三面墙上挂满了各种服装,不禁点了点头,传奇就是传奇,执行力真不是盖的,短短一天时间店里就变了模样,已经有前世印象里的服装店风采。

  郑玄机指指点点,显摆道:“怎么样,多谢小兄弟提醒,今天客人来了都夸是汉正街头一份,上午生意明显比平时好了两成。今天你们来是?”

  “补货。”

  “太好了,什么,补货?不是昨天刚进的货吗,”郑大侠有点发晕,他弱弱地问道:“货卖完了?”

  “还是您的货好,差不多卖完了。”宋在经还是老实,一下就把老底和盘托出。

  “啊,那就好,你们生意做的真好,当然,也是我店里货好,怎么样,我没有骗你们吧。”郑玄机拍马屁的同时,没有忘记给自己店也顺便做一下宣传。

  这次进货量差不多是昨天的三倍,品种上宋义做主增加了童装。选好了货物,宋义却不忙着付款,他笑嘻嘻地看着大侠,“郑叔,我们今天进的货多,而且以后进货量还要增加,你看这价格是不是?”

  大侠看似粗豪,其实心细如发,价格方面哪能轻易让步,他呵呵一笑:“现在马上过年,不涨价就不错了,不信你出门打听打听,我这已经是最低价。”说完眼珠一转,“不过小兄弟帮了老哥的大忙,价格方面好说,只要,”刚说到这,光子端着两碗热干面走了进来。

  “小兄弟,先吃饭,我们边吃边聊。”

  郑玄机等两人吃的差不多了,搓着双手说道:“小兄弟,老哥哥我到现在,还没搞明白,你第三条请客人吃饭是怎么个意思,我们是老朋友了,价格方面再给你优惠百分之五,这就是底价了,童装给你3块一件,够意思吧。”

  宋义道了声谢,笑着指了指热干面说道:“这不就是请客人吃饭吗,就是这个意思。”

  宋义前世带学生旅游时,经常和司机混着吃免费的司陪餐,了解免费司陪餐的前因后果后,曾经连连击节赞叹,佩服经营者会做生意。

  “客人来汉口进货,一路辛苦,如果有人不收钱,请他吃饭喝水,你说他会不会来?人都是有良心知道感恩的,吃了你的饭,即便不需要,多多少少会买点货吧,要不都不好意思出你这个门。”宋义为了搭上汉正街传奇郑玄机的财富直通车,也出了点干货,“当然,购物的散客不用请,请的都是开店拿货的客人,吃的也是简易工作餐。郑叔,我知道你是做大事的人,你算算一份热干面多少成本,多卖一件衣服能赚多少。”

  “零售利润高,但赚的钱是有数的;想赚大钱还是要靠批发,做批发最关键的是联络好拿货开店的客人,渠道为王,他们才是成大事的关键。”宋义凑到郑玄机耳朵边,低声点出了要点。

  郑玄机脸上阴晴不定,盘算良久才缓缓点头道:“多谢。”随后低声说道:“小兄弟,你舅舅和你如果看得起我,老哥这随时欢迎。”

  配货时,无论宋在经如何推辞,郑玄机还是多给配了100块钱左右的童装,“宋老师,你放心,我也看了你的工作证,马上过年,童装肯定好销,下次补货时结款就可以,这样我也多销点货,你也多赚点,两全其美的事情。”

  临走,宋义挥手告别,笑嘻嘻地说道:“预祝郑叔年后大展宏图,店面翻一倍,到时候别忘了通知我们送喜钱。”郑玄机没有说话,只是会心一笑。

  “阿义,你怎么说郑老板要扩张店面?”


  (https://www.daowx.cc/bqge213465/1282212.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