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美洲之皇 > 第48章跟我谈正统?

第48章跟我谈正统?


  当前位置: > > >  

  李二终于从秦王升级成皇帝了,可他这个皇帝实在有些流年不利,刚刚上台,北面的那两位就率军南下,李二无奈只能搜罗宝物,与颉利签订了他认为极为耻辱的渭水之盟,对内走了李承训,隐太子和齐王的旧部还有山东士族门阀蠢蠢欲动,就这样还没完,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内外交困的李二,又碰上了几乎是百年一遇的特大蝗灾.......

  李二苦啊,难道自己这个天子不是老天亲生的?是隔壁佛祖OOXX了王母才有的他?但不管怎么样,这蝗灾还是抗不是?于是乎,李二就开始表演了,是闹蝗灾了,民不聊生,李世民到花园里纳闷,忽然发现一只蝗虫,哪里跑!一下子就把它逮住了!然后怒目圆睁,声色俱厉的质问起蝗虫:你这个坏蛋!竟敢吃我百姓的庄稼!你可知道庄稼就是百姓的命根?好!好好好好,好啊,你这没药可救的混蛋,你,你,你你,敢吃我百姓的庄稼,我就敢吃你!

  说完就要活吞蝗虫。侍卫从官吓死了,一旦皇帝吃出个病来咱们可担当不起啊!于是大伙死命的劝李世民不要吃蝗虫。

  然而我们伟大的贞观大帝为了苍生的利益怎么能顾惜自己的身体呢?那帮自私自利的小丑们终究没能阻挡李世民,蝗虫被他生吃了!———至于是细嚼慢咽还是狼吞虎咽还是囫囵吞下,资治通鉴没有记载。

  一如史书上的记载,李二生吃了蝗虫,但后来的史书上可没写他派唐俭去了李汉,去干啥了来,瞧瞧李二在跟唐俭送行的时候说的话就知道了:”茂约,你此去,那两大任务以粮食为第一要务,嗯,只要武安王不回大唐,放过他也不是不可以,但这粮食,哎哎,你就告诉对面的汉王,大唐百姓在挨饿,让他看着办......“喂李二,你要点脸好不好,大唐百姓挨饿是李承宗的错么?

  还有一点是李二所不能容忍也最无可奈何的,那就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自古得中原者王天下,王天下者即天子,你李承宗既然自己放弃了华夏至尊龙椅,那你就不应该在海外称帝是不是?嗯,只要你不称帝,朕可以让你在海外世袭罔替做王嘛,可你称帝了,就太大逆不道了.......

  也怪不得李二这样想,自打始皇开始,大一统的理念就深深的烙印在历代帝王心中,李二也不例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可是想要君临天下,凭的可不是啥正统,凭的是实力,李二很清楚自己刚拿下的大唐是个十足的泥足巨人,内有士族门阀蠢蠢欲动,外有突厥,高句丽,和李承宗虎视眈眈,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去跟李承宗整啥大义名分,怎么恢复国力才是他李二最头疼的问题。

  李二迫使自己不去想这个事儿,可不代表他的那些手下不去想,在有关李承宗在金城登基称帝,并建立了一个几乎完不同于华夏的汉人国度,尤其是这个李汉王朝把儒门士子给开除了统治阶级,去讲究什么猛将必起于军校和卒伍,弄什么官吏一体,说什么以后要宰辅发于小吏,这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他们不能容忍这样的政权存于世上,在世家大族和儒门士子们看来,李汉王朝简直就和高句丽一样是不教而诛的蛮夷,不,他们比高句丽更可恶,因为李承宗这一伙儿人是汉人,李汉王朝这是在以夏变夷.......

  除掉房谋杜断和长孙无忌等几个李二心腹之外的很多大臣都纷纷向李二上书,要求李二下旨,让李承宗去帝号,正正统,还要求李二收回李汉在华夏的青岛等地,嗯,最重要的就是他们要求李二以族长的名义让李承宗改弦易辙,回到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正道上来,各种理由和要求让李二看了都暗自摇头,哎,你们说的都好有道理,可是臣妾做不到啊,那小子的地盘都集中在几万里之外的大陆之上,人家势力也不比大唐差,最重要的是那海可在人家手里,你们让朕拿啥去要求人家听朕的?可是这些人,李二偏偏又惹不得,他不是李承宗,可以抛开世家大族和儒家单干,因为华夏这块土地,世家大族深耕其中,他们的势力盘根粗节,根本不是李二能惹得起的,还有儒家,自汉武以来,儒门几乎一家独大,华夏的文化血脉还有政治制度,深深的打上了儒门的烙印........

  李二实在是没有办法,前不久的渭水之盟已经让他心力憔悴,他的便宜侄子搞出来的李汉又触动了李唐好多人敏感的神经,好在他的智囊团们开解他,得中原者得天下,汉王不争夺中原,这可是好事啊,只要他不回华夏,他就是称帝又能怎么样?最重要的是咱们大唐闹灾了,那里有余力去折腾李承宗?

  李二打算面对李承宗先忍一下,谁让他现在是内忧外患呢,还有他的谍报人员告诉他,对面的李汉王朝有着远比大唐要多得多的粮食,粮食,粮食,粮食,因为很重要,所以连说三遍,李二决定为了粮食,他向李承宗暂时委曲求了,同时他也把自己的大侄儿也列为了他的最大的竞争对手.......

  李二想了想之后,还是决定以自己的亲信唐俭为正使,于志宁为副使前往他们嘴中的汉国,唐俭身负李二的重托,是为粮食和钱财而去,至于于志宁,这厮是儒门死忠,他就是去捍卫他的正统去的......

  于志宁这样的人觉得是正统太正常了,祖宗如此显赫为什么不认?在他们看来李承宗的所作所为就是大逆不道,孔子的《春秋》是儒家至高的经典,正统的法理基础源于春秋,分为“居正”和“一统”两个层面,以儒家经义为本,正统即儒家道统。“国之统也,犹道之统也。”“儒者之统与帝王之统并行于天下,而互为兴替。其合也,天下以道而治,道以天子而明。”《春秋》首重名分,名分之要点即要辨明华夷之防,“不与夷狄之主中国”。尊王攘夷的要旨在于华夷之辨,其宗旨植根于《春秋》以及《仪礼》、《周礼》、《礼记》、《尚书》,以华夏礼义作标准。春秋公羊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结合邹衍“五德运转说”和儒家五端——仁义礼智信,王者是五帝感生的且受天命作皇帝,需要制礼乐昭五端以奉天,行德政,“天子命无常,惟命是德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失去天命会引起易姓革命。故凡天下之邪正君子之所疑而不能决者,皆至于《春秋》而定,非定于《春秋》,定于礼也,故太史公自序曰:‘《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程颐亦曰:“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圣人恐人之入夷狄也,故《春秋》之法极谨严,所以谨严者,华夷之辨尤切切也。”明朝人邱浚也认为正统的标准“在严华夷之分;在立君臣之义;在原父子之心。”方孝孺也持此观点,“不过辨君臣之等,严华夷之份,扶天理,遏人欲而已。”唐代皇甫湜解释道:“王者受命于天,作主于人,必大一统。明所授所以正天下之位,一天下之心……所以为中国者,以礼义也;所以为夷狄者,无礼仪也,岂系于地哉。“瞧瞧这么多儒家人言无不是在说不尊孔孟,就是蛮夷,就是以夏变夷,只有认可他们儒家才算正统,李承宗的所作所为很明显就是动了他们的蛋糕,可问题又来了,眼下的大唐是尊孔,可是他们也越不过茫茫大洋去打服李承宗啊,人家武力值也很高,笔杆子要和枪杆子较量吃亏的很有可能是笔杆子,不信?不信去问问李二,要是枪杆子背叛了他,他的刀把子会不会叫他们做人?

  李唐有使者准备出使的信息被锦衣卫用信鸽传递到了金城,李承宗看了之后笑了,正使是来要粮食和援助的,于志宁那个腐儒是要来和老子争论华夏汉人正统来的啊,正统,呵呵呵呵........

  正统这玩意吧,实际上从来都不是口头上挣来的。谁对这片土地贡献大就会被后人认为是正统。华夏每次动荡哪次不是尸骨盈野,春秋战国,秦末,新朝,三国,五胡乱华,隋末,唐末,靖康,宋末,元末,明末,清末民国,各种制度死去活来,翻滚n次后留下来的是当时狠人原创。唐时人的生活习惯思想态度和汉时一样么?宋时人的精神状态饮食起居和唐一样么?明清呢?正统?呵呵,还记得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么?始皇大一统度量衡文字,所以后人认他是正统,哪怕他灭了六国史书暴君。武帝被说穷兵黩武得还不够么,但他让这片土地上的臣民世称汉人。隋可怜就两个皇帝,但捣鼓出科举,大运河,所以他是正统,哪怕此朝文采不显也甩了风流的两晋、南唐n条街。何以是正统?他们成就里光醒目的就编了一本教科书,考点无数,所以自然是正统了。华夏是一个血浇出来的老民族,无数人以各种精神状态各种生活方式生存在一个逐渐成型的大背景下,悲欢离合,兴起与衰落,它的计时单位甚至到了千年。想要当它的正统,最起码要有足以夸耀百年的功绩才够的上这张门槛。

  中华文明何谓正统?诺大的家业,当家的走了,留下大儿子小儿子分家,另有侄儿女婿之辈,纷纷标榜自己正统继承之地位。又如何以统一标准划分?长子占着祖宅,次子拥着器物,侄儿守着祖宗礼法,女婿掌着祖传手艺,且争这个做什么?旧世界消亡,不代表中华文明的没落,这反而是中华文明开枝散叶,遍地开花的结果!这么迂腐地分这些做什么?其实大家都差不多,有能耐把自家牌匾做大做强那就是正统啊!

  想到这里,李承宗轻蔑的笑了笑,跟我谈正统?正统有个蛋用啊,王侯将相,都宁有种乎了,他李承宗才不信儒家正统这一套呢........ 

  ()
| | ()


  | | | 

  ,,,,

  大书包小说网-无弹窗,无广告,更新快!本站提供各位热门好看玄幻小说,言情小说,穿越小说,武侠小说, 历史小说,军事小说,网游小说,以及各类TXT小说下载

  由于所有小说均为网友上传及来自于网络,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 ? 201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daowx.cc/bqge197991/10247429.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