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明越坡 > 第九百二十章 文人铁铉

第九百二十章 文人铁铉


  李景隆带着残兵一路南下,终于是逃进了德州城。要说当时的德州作为南来北往的一个交通要道,其城防工事还是相当不错的。况且明军在德州屯集了大量的粮草、军械,随时准备供应北上伐燕的大军。

  按正常情况来看,李景隆逃到了城防坚固、粮草充足的德州城,应该是要不断收拢残兵,将德州作为阻击燕军南下的最前沿了。

  可是李景隆就是这么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他听说燕军已追了过来,二话不说,带着人继续跑路。就这样,德州城内屯集的大量粮草、军械就成了燕王的囊中之物。

  见李景隆再度跑路,朱棣很高兴。朱棣要带着大军继续追下去,下一个目标便是济南。只要攻下济南,再一鼓作气攻下军事重镇徐州,饮马长江就不再是梦想……

  当朱棣的大军抵达济南城下之时,李景隆当然早已不在济南了,这哥们儿两次被朱棣大败,实在是被打出心理阴影了。匆忙之中,李景隆命令一个跟自己并不熟的参将盛庸留守济南,自己则匆匆向应天方向撤退。

  在这里,我们似乎要为这个平时跟李景隆关系并不要好的盛庸同志担心了。同时,我也要奉劝各位读者朋友一句:一定要跟自己的领导搞好关系。你看看,这关键时刻背锅的任务,领导都会甩给自己并不喜欢的同志。平常多拍拍领导的马屁,关键时刻是可以救命滴!

  眼看着朱棣就要笑纳李景隆留下的济南城之时,一个并不起眼的人物横空出世,给了燕王朱棣当头一击。

  这个人的名字叫铁铉。

  铁铉,看这名字,似乎是一位猛人。其实不然,这哥们是个地地道道的文人。铁铉生于大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洪武年间,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也就是一个审理案件的官员,相当于现代的一位法官吧。

  建文元年,铁铉升任山东参政。时逢燕王朱棣起兵,铁铉的主要工作便成了为北伐大军督运粮草。

  白河沟之战,李景隆惨败,明军溃散,铁铉在运送粮草返回济南的途中不断收拢残兵。就在这个过程中,铁铉遇到了昔日的好友高巍。

  高巍是个很孝顺且很有气节之人,其母亲患有顽疾,高巍一直悉心照料。其母亲死后,高巍在母亲墓旁搭了个草棚居住三年,为其守孝,并且只吃素食。

  高巍孝顺的举动一时广为传诵,他也受到朝廷的表彰,被授予前军都督府左断事一职。燕王起兵之后,高巍随军出征参赞军务,相当于现代军中的参谋、文职干部一类的吧。

  李景隆在白河沟惨败之后,高巍成了俘虏。当时,有不少军将被俘之后主动投降了燕王。而高巍则趁乱逃了出来。

  高巍与铁铉相遇,昔日的好友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形下重逢。高巍鼓励铁铉不要放弃,就算是死,也要为国尽忠。高巍的经历和话语是深深地鼓舞了铁铉,至此,铁铉下定决心,要带着这帮残兵坚守济南,不成功,便成仁。

  当铁铉带着一帮残兵与济南城中的盛庸会师之后,城中士气低落的明军总算恢复了一些元气。盛庸与铁铉这对“黄金搭档”不仅是互相鼓励,还每每在作战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去鼓舞守城的兵士。

  就这样,这支残军竟然顶住了燕王朱棣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朱棣一直在济南城下攻了三个月,竟然不能攻克这座孤城,是恼怒万分。朱棣同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因为朱棣决定扒开黄河大堤,引黄河水灌济南城。

  朱棣竟然使出如此毒辣的计策,铁铉自然不甘落后,他使出了一个诈降的计策。他派出城中数个老者出城去向朱棣投降,说城中已被水淹,城中百姓皆愿意投降燕王,只是城中百姓担心燕王大军入城之后会屠城。如果燕王愿意接受投降,就请将大军后撤十里,只带亲随入城受降。

  燕王朱棣见城中守军已在城头哭号一片,还能有什么战斗力?便答应了使者的要求,先让大军后撤,自己率着一支数百人的精锐入城受降。

  而铁铉早在城门洞子上布下了千斤铁闸,只待燕王入城的那一刻,便让事先埋伏在此的兵士砍断拉绳,放落铁闸,争取一下子就砸出来个“燕王肉饼”。

  虽然铁铉是个读书人,但那个时候读的皆是四书五经,可没读过数学,更没读过物理。要是他能具备现代的初中物理知识,知道重力加速度是个什么东西,能准确计算出从砍断拉绳到铁闸砸落地面的时间,然后按照朱棣前进的速度推断出砍落拉绳的准确时间,那事情就成了。

  事情的结果是,这拉绳砍得稍微早了那么一点点儿。铁闸掉落下来,刚好砸中了朱棣所骑战马的马头。朱棣栽下马来,被溅了一身的马血,吓得至少三秒钟都没回过神儿来。朱棣得知中计,赶紧骑着亲兵的战马逃了回去。

  朱棣被铁铉耍了一次,恼羞成怒,再次率重兵攻城。可盛庸、铁铉就像是一颗钉子牢牢地钉在济南,让朱棣无法前进一步。

  关键时刻,朱棣决定出大招了,那就是用火炮轰城。燕军虽然有火器,但由于这个东西在当时相当珍贵,得省着点儿用。这一回,朱棣可是顾不得这么多了。

  经过一轮炮轰,济南城的城墙已是千疮百孔,眼看着济南城就要失守了。关键时刻,铁铉是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也出了个大招。

  铁铉的大招便是在城头挂上朱元璋的画像,还临时用木牌书写了许多朱元璋的神位,也挂在城墙上。

  嘿嘿!这下轮到朱棣彻底没招了。

  自己老子的画像和牌位都挂在城头,你再让兵士们开一炮试试?

  朱棣当然是没这个胆子。

  在济南又跟盛庸、铁铉纠缠了许久之后,朱棣不得不接受道衍和尚的建议,先回师北平,再从长计议。

  铁铉敏锐地察觉了燕王朱棣撤军的企图,率军从后追击,不仅是大有斩获,还顺带着收复了德州。

  唉!你说说当初李景隆弃德州、济南二城而逃,现在竟然让铁铉这么个读书人守住了济南,还夺回了德州,不知道他有何面目面对建文帝。

  当然,逃回应天的李景隆也没有好果子吃。有不少官员上折子弹劾李景隆,说要让他为战败的事情负责,要斩了李景隆。连先前两次力保李景隆的黄子澄,都站到了要处斩李景隆的官员这一边,可见李景隆是多么的天怒人怨。

  当然,宅心仁厚的建文帝并没有处斩了李景隆。毕竟这哥们儿算起来也是自己的表哥,而且是功臣之后,还是留他一条命吧。

  李景隆虽然没有被杀,但却被免去了平燕主帅之职。代替李景隆帅位的是在济南保卫战中表现出色的盛庸。当然,铁铉也被建文帝授予重任,出任山东布政使。不久之后,建文帝又授予铁铉兵部尚书官职,协助盛庸北伐燕军。这也算是建文帝对忠臣最好的褒奖吧。

  得知应天方面再次换帅,自己的“好对手”李景隆被免职了,取而代之的是让自己在济南吃了不少苦头的盛庸,朱棣决定不再被动等待。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十一月,朱棣再度挥师南下,直取沧州。驻守沧州的大将徐凯敌不过燕军,沧州被燕军攻克,大将徐凯被燕军俘虏。

  攻克沧州之后,燕军一鼓作气,连克德州、济宁、临清等地。燕军大有一路势如破竹之势。

  面对来势汹汹的燕军,新任南军主帅盛庸并没有慌张,他决定玩儿一票大的,来一个诱敌深入之计。而盛庸将决战的地点,也就是诱敌深入的终点,定在了东昌(今山东聊城)。

  为了诱敌深入,盛庸自然是要放弃东昌北边的许多地方。也正是因为盛庸的主动放弃,让朱棣更加轻视盛庸。

  朱棣心想:这小皇上真是糊涂,罢了李景隆,竟然任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李景隆部下。他要是任命平安,或者任命徐辉祖为帅,我倒是要小心应对。这盛庸在我的强大攻势之下,已是节节败退,看来这皇位就注定了是我的……

  为了把戏演得更加真实一些,盛庸派出麾下大将孙霖带领所谓的前锋部队驻守离东昌不远的滑口。当朱棣的部队进抵滑口之时,孙霖几乎是一触即溃。

  到了这年十二月,燕王的大军终于抵达了东昌。大戏拉开了帷幕。

  盛庸已经在东昌等了很久了,他将要在东昌创造自己人生中的辉煌时刻。为了这一刻,盛庸先前是做足了功课。

  首先,他向屡败燕军的平安虚心请教,对燕王朱棣惯用的战法有了很深刻的了解。盛庸清楚,燕军的骑兵非常厉害,尤其是在燕王得到宁王的朵颜三卫之后,燕军骑兵的冲击力几乎到了无人能敌的地步。

  :。:


  (https://www.daowx.cc/bqge165023/8832349.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