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明越坡 > 第九百一十八章 老头子坏得很

第九百一十八章 老头子坏得很


  在建文帝看来,齐泰、黄子澄二人虽然被免了职,实际上跟先前又能有什么实质性区别呢?他们仍然是自己的肱骨、心腹。

  其实,建文帝耍的这个花招早在朱棣的意料之中,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建文帝免除了齐泰、黄子澄二人的职务,那说明什么?那不正好说明了,他所打的“靖难”旗号是正确的吗?那不正好说明了,皇上先前确实是受了齐泰、黄子澄这两个奸佞小人的蛊惑吗?如果说先前建文帝没有御驾亲征是第一次战略失误,那么免除齐泰、黄子澄二人的职务,便是建文帝的第二次战略失误。

  说到这里,大家再细细品味一下燕王朱棣所上的那道看似平常的奏折,是不是藏着极大的玄机?如果说这道奏折里面没有道衍和尚的心血,我反正是不信的。

  再来说说李景隆的情况。退守德州的李景隆表现很积极,他在德州集结部队,以便于来年开春之后,再度北伐。他还向建文帝要了两个人,为他前来助阵。

  这二人便是武定侯郭英和安陆侯吴杰。武定侯郭英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了,他是朱元璋留给孙子朱允炆的两个前朝大牌儿之一,另一个大牌儿便是李景隆的前任耿炳文。

  而安陆侯吴杰,也算得上是跟朱元璋一起打过江山的。只是他的能力实在是不算太突出,在将星云集的洪武年间,人们根本就难以记住他的名字。

  李景隆之所以向建文帝要了这两个大牌儿,一是摆出一副准备虚心向老前辈学习的低姿态,博取大家的好印象。另外,咱们也不知道李景隆是不是在为第二次大败留好后路。毕竟有武定侯郭英和安陆侯吴杰这两个前朝留下的大牌儿助阵,都不能战胜燕王朱棣,再加上先前耿炳文的惨败,那说明不是自己能力不行,实在是敌人太过狡猾。

  就在建文帝派出郭英、吴杰率兵前往真定,去给李景隆助阵之时,被免去职务的齐泰向建文帝推荐了一个关键人物。齐泰推荐这个人去当李景隆大军的先锋,这个人的名字叫平安。

  在这里我首先要言明的是,这个人的名字真的叫平安,我可不是什么奇书《平安经》的粉丝,更不是为了借《平安经》来蹭人气。如若不信,大家可以去翻一翻《明史?卷一百四十四?列传第三十二》,看看我有没有忽悠各位读者朋友。

  随便提一句,齐泰与黄子澄同为建文帝削藩的坚定支持者和主要策划者,二人的意见却经常相左。谁对谁错,咱姑且不论。但要论识人之准,齐泰可比黄子澄强太多了。

  当初耿炳文大败,齐泰极力主张继续相信耿炳文,不可阵前换帅,而黄子澄则极力举荐李景隆顶替耿炳文。当时黄子澄赢了,可最后结果怎么样?

  说这么多,也就是告诉大家,齐泰举荐的这个平安,不简单呀!那咱们就来说一说,他为什么不简单。

  平安的父亲叫平定,早年间是常遇春麾下的一员将领,曾官至济宁卫指挥佥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平定跟随常遇春攻取元大都,不幸战死。

  平定死后,常遇春向朱元璋建议,让当时还不满二十岁的平安继承了其父的济宁卫指挥佥事一职。从这里咱们可以看出,平安最初可是跟着常遇春混的,不说能学常遇春多少作战经验,至少学一点常遇春的皮毛应该是不成问题了。

  常遇春去世之后,朱元璋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平安,他觉得这个年轻小伙子打仗有股机灵儿劲儿,便收平安为养子。从这里咱们又可以看出,平安的确是有两下子的,不然也不会被朱元璋看中。

  再后来,平安出任密云指挥使。大家应该都知道密云在哪里吧?不错,平安曾经是燕王朱棣的部属,曾两次随朱棣北伐。可以说,平安对朱棣这个老领导非常了解,对他的战略战术也是非常了解。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李景隆率大军从德州出发,在真定与郭英、吴杰、平安等人会师之后,号称六十万大军继续向北挺进。

  南军来犯,朱棣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立即带兵南下。就这样,两军在白河沟(河北雄县境内)相遇了。

  由于李景隆的部队是先到位的,燕王朱棣的大军抵达白河沟之时,最先面对的便是李景隆的先锋官平安。燕王朱棣正计划着让最擅长突袭的朵颜三卫去冲击李景隆的大军,他好使出惯用的伎俩,去偷袭李景隆的侧翼。可让朱棣没料到的是,平安率先发动了进攻。

  平安这人打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从来不说“给我冲”,而是说“跟我冲”。

  当平安一马当先冲出之后,他麾下的先锋军士还有什么话说,主将都冲了,难道你还能在后面看戏?

  平安的这种精神感染的不光是自己麾下的兵士,先前差点儿攻下张掖门的瞿能父子也深受鼓舞,立即带着自己麾下的兵士跟着冲了上去。

  有了平安、瞿能父子这几个不要命的猛人打头阵,李景隆率领的南军是一改往日的颓势,打得立足未稳的燕王朱棣是顶不住了。朱棣一看这情形不对,还是先暂且后撤,缓一缓再说。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郭英,这哥们儿似乎料到了朱棣顶不住这拨进攻,肯定会后撤,他便率先带着自己的人马去朱棣的退路上设伏。

  要说郭英这人作战并不勇猛,他麾下也没有平安、瞿能这样的猛将,就他率领的那几千人,在朱棣撤退的路上设伏,该不会是去给朱棣送人头吧?

  这些我们都能考虑到的问题,老奸巨滑的郭英自然是会想到的。这趟被点名要前来参与北伐,郭英很是不高兴,毕竟都六十五了,已到了退休的年纪了,还去陪那些小年轻打打杀杀,那不是自讨苦吃么?

  可皇上下了命令,他不来也不行。既然要来,郭英得带点儿什么家伙什儿好防身。于是,郭英便去找了一个人,这人叫邓铎,是邓愈的第三个儿子。

  郭英找邓铎干什么?

  郭英是找他讨一样东西,这东西便是炸炮。不错,正是当初焦玉为邓愈大量制作的炸炮,相当于后世的地雷。

  话说邓愈死后,其长子邓镇继承了爵位,焦玉便辅佐邓镇。可是邓镇由于娶了李善长的外孙女,受到了牵连,被杀。邓家就此失势,焦玉也不得不离开了邓家。

  由于邓愈的三子邓铎非常喜欢火器一类的东西,焦玉离开邓家之前,便将之前制作的火器悉数送给了邓铎,这其中便包括大批炸炮。好在当时大家对火药之类的不重视,要不然,以朱元璋的尿性,给邓铎定个私藏军火的罪名,分分钟就可以要了他的脑袋。

  而这邓铎由于娶了郭英的侄女,因此他家中有这些好东西,郭英是十分清楚的。既然是叔叔前来讨要,邓铎也不得不给这个面子,就送了一批炸炮给郭英。

  这一回,郭英敢于打朱棣的埋伏,就是仗着这批炸炮,他将这些炸炮全部埋在了朱棣的撤退路线上。

  就这样,当朱棣带着大军后撤的时候,还得去闯郭英布下的地雷阵。好在是郭英自始至终没有露面,只是躲在暗处一边偷笑,一边看朱棣大军狼狈逃窜的样子。要是朱棣知道这事儿是郭英所为,他一定会狠狠地骂道:“你个糟老头子,真是坏得很!”

  被南军杀得大败的朱棣十分恼火,这一晚他不断收拢残兵败将,欲与李景隆的大军决一死战。

  第二天,双方再度摆开阵形,欲决一死战。率先发起冲击的依然是南军的先锋官平安。不过他这一次发动突袭,是再次出乎了燕王朱棣的预料。因为平安竟然连夜兜了个大圈子,跑到了燕王大军的后面,这会儿正在率先偷袭燕王军队的后军。让燕王朱棣更加恼火的是,平安不仅是自己亲率大军来偷袭,他还顺带着向李景隆要了一支人马,这支人马便是猛将瞿能率领的人马。

  平安、瞿能再度从后面发起偷袭,这可是够燕王朱棣喝一壶的了。燕王朱棣用兵向来擅长从敌人的侧翼和后背偷袭,没想到自己是玩了一辈子的鹰,这次却被鹰啄了眼。

  好在是燕王军队战斗素养较高,要是换作一般的部队,早被击溃了。燕王朱棣好不容易调动军队,顶住了平安的进攻,李景隆亲率的大军又攻过来了。

  燕王朱棣准备故伎重施,派大将邱福去猛攻李景隆的中军。李景隆有了上次中军被偷袭击溃的教训,这一回可是做足了准备。邱福的大军不仅是没有击溃李景隆的中军,反而是陷入了重围。

  当然,燕王朱棣派邱福前去猛攻,只是他的计划之一。就在李景隆的大军将注意力放到邱福大军身上之时,燕王朱棣亲率精锐绕到李景隆中军的左翼,准备从左翼去偷袭。

  可就在燕王朱棣的军队快要接近目标之时,自己大军的尾队突然发生了骚乱。

  :。:


  (https://www.daowx.cc/bqge165023/8832347.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